房间内,曾国藩裹着厚棉袄,仍觉寒冷,正缩着身子在火盆旁烤火。他面容沉郁,浓黑眉毛耷拉着,颇显愁苦之色。
面目白净、身形瘦弱的刘蓉,正对着墙上的湖北地图静静思索。
听到曾国藩的问话,他转过身来,苍白的面容泛起一丝病态潮红,愤然道:“都怪官文这个蠢货,把我们调到恩施城,才让局势如此糟糕!”
言语间,对官文官总督竟无一丝的恭敬之意。
原来,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胡林翼到荆州后的第四天,他们接到胡林翼发来的战局消息,以及以官文名义下达的,即刻率部前往荆州的命令。
他们三万多人从恩施出发,携火炮辎重,到宜昌最快也需八至十天。
届时若萧云骧攻破宜昌城,他们便会被困于武陵山中。
前后皆敌,既无坚城可依,又无粮草供应,难逃覆亡命运。
若舍弃辎重,仅带武器口粮快速急行军,五天内可赶到宜昌,甚至能冒险从长阳顺清江而下,直接到宜都,避开宜昌直下荆州。
但这对一向指挥风格稳重、崇尚“打呆仗”的曾国藩而言,太过冒险。
曾国藩与刘蓉、郭嵩焘商议,三人分析利弊后,皆认为不要冒险,全力攻打当前的林启荣部更为稳妥。
只要消灭或击溃林启荣,甚至能反攻入四川,逼萧云骧撤军回援。
然而,林启荣颇为狡猾。他率部到恩施城下后,并不强行攻城,反而沿高车河、清江构筑工事。
待曾国藩率部到达并下令攻击时,其防守工事已建成。
纵然李续宾、鲍超、刘长佑等湘军悍将率部猛攻,都被林部击退,曾国藩无法实现歼灭林部的目标。
随着天气渐冷,大雪纷飞,他们不得已停止攻击,与林启荣部对峙起来。
又过了十来日,他们收到宜昌传来的消息,农历十月十六那日,宜昌城守将多隆阿投降,萧云骧占领宜昌城。
曾国藩收到消息后,暗自庆幸当时未奉命,又有些后怕。因为若收到官文命令后就率部东出,刚好撞上萧云骧大军。
当然,若轻装疾行,可提前两三日避开萧部前往荆州,甚至可与宜昌城守军配合,在宜昌城下和萧云骧大战。
但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无济于事。
事情到了这一步,曾国藩又有些惶恐起来。
他的后勤补给线已被萧云骧截断,若攻不破前方的林启荣部,就只能困守恩施孤城,被西军前后夹击。
而且他也怕清廷降罪,所以房间里只有他和刘蓉时,才有了那番对话。
此时,“吱呀”一声响,房间的门被人推开。一阵寒风裹着雪花吹进房间,将桌上的文书、情报吹得满地都是。
只见郭嵩焘匆匆走了进来。
刘蓉连忙转身,一边捡地上的文书,一边抱怨:“筠仙,赶紧把门关上,你一来,热气都跑光了。”
郭嵩焘却不关门,径直走上前来,将手中的一份情报递给曾国藩。
刘蓉无奈,只好自己去关门,并捡起地上的文书放在书桌上。
忙完这些事后,刘蓉回到火盆边,接过曾国藩递来的情报,看了起来。
原来是四日前,西军陈玉成部攻克施南府和宜昌府交界的野三关,正向恩施城杀来。
野三关距恩施城约三百里,只有湘军一个队守卫,难以阻敌,仅能起到哨兵作用。
这队清军探查清楚西军番号后,便撤出野三关,派探马急奔恩施城汇报。
今日探马到恩施城时,恰好碰到检查粮食辎重完毕、准备来寻曾国藩汇报的郭嵩焘,于是有了先前那一幕。
刘蓉看完情报,在屋里跺了几步,对曾国藩道:“抚台,西贼已到了野三关,那么十天左右就能赶到恩施城。”
“既然是‘四眼贼’率部而来,他的一个军,有四万余人。抚台是要打还是要走,得赶紧做决定了。”
“要打,我们必须尽快向景阳关、瓦屋场这些险要处调兵了。”
曾国藩眼神平静,看不出喜怒。“孟容的意思呢?”
刘蓉表情严肃:“抚台,不能打。四眼贼虽年轻,但用兵老辣,我们短期内难以将其击败。”
“况且西贼枪炮犀利,这段时间我们和林贼多次交手,抚台应深有体会。”
“现在我们粮道断绝,再无补给。西贼两边夹击,我们要么困守恩施孤城,要么在野外被击溃。”
这段时间湘军攻击林启荣部西军,往往还没靠近西军堡垒,就被西军新装备的54式前装线膛枪,和新铸带标尺的火炮打得死伤惨重。
双方装备差距明显,湘军若依靠城墙堡垒,尚可一战;若与西军野外对阵,定是败多胜少。
曾国藩闻言,点头感慨:“萧贼通晓格物,大力提倡西学,创立科学院,听说连为朝廷铸炮的丁拱辰都投靠他了。”
“诸多行径,与江南的粤贼简直不像出自同源。”
他思索片刻,似已下定决心,转向郭嵩焘:“筠仙,都准备好了吗?”
郭嵩焘一直负责曾国藩部的后勤事务。
当得知川鄂古道的补给线可能会被西军断掉后,曾国藩就让郭嵩焘另寻补给路线。
郭嵩焘遍访当地人,还真让他找出一条路来。
从恩施向东南到湖南鹤峰县,虽地处武陵山山脉深处,有牛池峰、五龙山、云蒙山等数座大山,但有一条川盐出川的古道——荣美古道。
平时有商队、马帮用它运输盐、茶叶等物资,往返于恩施和鹤峰之间,再从恩施接上川鄂古道进入四川境内;或是从鹤峰沿溇水河谷通道和武陵山陆路古道进入湖南腹地。
此道虽艰险,但既然商队马帮的骡马能驮货通行,那么湘军的劈山炮,也能拆卸下来绑在骡马上,沿此道通过。
正因有了这条后路,曾国藩才敢无视官文让其率部,冒险沿清江而下,赶到荆州的命令。
-----------------------------------------------------------------------------------------------
(注:恩施至鹤峰之间,有一条马帮古道—荣美古道,并非乌鸦胡吊扯。如今353国道(G353),湖北的245省道(S245)的部分路段,就是沿着这条古道铺设的。
历经现代化改造,或架桥,或打隧道,古道已不复往昔那般险峻。不过,在S245省道的雕崖段,仍有一段全长约3公里的挂壁公路。
公路一侧是垂直峭壁,另一侧是深渊,被称作“云端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