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信心满满的天儿又挨了重重的一锤,他有点懵。
懒洋洋的天儿,像泄了气的皮球,吃了睡,睡了吃。
三天之后,饭桌上,天儿突然对爸爸妈妈说:“我要找工作了,得自己养活自己,但是,我还会考,边工作边考试!”
峰儿看天儿态度坚决,点了点头,说:“也好,八小时工作之余学习,只要好好利用时间,时间也够用。”
天儿看向楠楠,楠楠说:“好,真想学总能挤出时间,要不然,怎么做到老学到老?天儿能想着去工作,妈妈很欣慰,说明天儿长大了,有责任心了。”
“临时的工作好找,要求不要太高,离家近点就行。”峰儿想了想说,“比如你妈的培训中心,哪怕是兼职也行。”
天儿看向楠楠说:“先不去我妈的教培中心,明天的北城招聘会我想去看看,500多家企业,看看有没有和我的专业对口的工作。”
第二天天儿去了北城招聘会的现场。
北城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符合天儿金融专业的职位还真有不少可以选择,但是基本都要签五年合同。天儿只想找个临时的工作,这似乎有点困难。想想也可以理解:一个企业,要招聘员工,都想着能长时间干的,随时准备跑路的员工,等于给人家做嫁衣,没有人愿意。
天儿也看了一个比较大的培训机构,招聘奥数老师,这个天儿没问题,向来天儿数学就很好,而且大四时就考出了高中的数学教师资格证。
天儿咨询了用人单位的条件,对方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正常代课就行,有教师资格证优先,其他没有任何要求。天儿一听很合适,看薪资也还凑合,就决定随时去上班。
回到家里,楠楠问天儿:“既然选培训机构,怎么没想去妈妈的培训机构?”
天儿说:“妈妈,我觉得去别人的培训机构更能锻炼我,何况我知道妈妈那里现在不需要招人。”
楠楠听了天儿的话,很是欣慰,说:“嗯,挺好,天儿需要走入社会,感受一下现实生活,体悟人与人的交往。一个教培机构也是一个小社会,人际交往要比学校复杂得多。”
天儿点了点头说道:“嗯嗯,我去体验体验。”
培训机构离家不远,天儿可以骑电动车,也可以骑摩托车,很方便。
天儿这么快就找到了工作,很开心。于是开始了边工作边备考的状态。
楠楠的《父母“持证上岗”》公开课之后,陆陆续续的有家长来报名,到了月底,已经有七个人了。楠楠准备下个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开始上课。
成人课,楠楠还是还是第一次开,尽管楠楠有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也和很多家长交流过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毕竟开课和闲聊不一样,需要系统学习。而如今的《父母“持证上岗”》课要怎么上,根据报名家长的情况,楠楠觉得要从现如今已经报课的家长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
楠楠仔细分析报名家长的情况,分析他们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四年级以上的孩子的家长,孩子开始叛逆,不听话了。这是普遍现象。楠楠决定从普遍现象开始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特殊再到具体做法。
课程围绕“孩子开始叛逆,不听话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开始叛逆了,那么就是孩子进入青春预备期了。
青春预备期的孩子脆弱而又敏感,学习上的困难,父母老师的一句批评,同学之间的一点摩擦,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难过,甚至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及时安慰和开导,就容易产生恐慌,或者敌视周围的一切,也容易和父母发生争执。
对待青春预备期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对孩子的急躁情绪,父母千万要冷静,以柔克刚才是上策。
这个时候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的情绪、给予好的家庭环境。
有时候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说了,但孩子的内心往往很脆弱,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能有效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2、学会倾听,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有效帮助。
当发现孩子情绪反常时,父母要找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父母要认真倾听,并且表现非常关心的姿势和表情,在父母的倾听中,孩子会把事情的经过和心中的委屈一口气都说出来了。倾诉过后,孩子一般会产生寻求帮助的心理期待。在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表示认同、理解,在认同理解的前提下,感同身受,并给予孩子纯粹的爱,你的爱会让孩子完全信任你,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充分的引导孩子,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成长中碰到的问题,这就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3、永远不要把孩子想象成为坏孩子。
有的孩子仅仅是因为成绩不好或者比较顽皮,就被老师同学叫做坏孩子,随便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这种伤害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长期受到这样的对待,会使孩子内心充满挫败感,还会让孩子自暴自弃,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万万不能给孩子下彻底否定性的评价。
楠楠想到这里,决定围绕这三个问题去讲,然后让父母审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并且进行剖析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
最后以人民日报曾发表过的一篇文章——《差生都是冤假错案》为例,让家长知道:没有天生笨的孩子,只有没被教育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