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近郊,棉花皇庄内百亩试验田。
没错,那个负责弹棉花的皇庄现在有了自己的名字,简洁高效且便于理解的棉花皇庄。
茶叶皇庄不在此处,依旧保持隐蔽作风,今日主要注意力仍旧在棉花皇庄内。
皇庄内早于去年开垦出来了百亩的棉花试验田。
讲道理,皇庄也就百十亩,肯定是不够再在皇庄内开垦百亩试验田用来种棉花的,但,这年头的皇室大部分其实不用讲道理。
何况还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儿。
李世民大手一划,棉花皇庄再多百亩。
这百亩试验田一侧,林立着诸多帝国大佬,此时他们的目光全然放在了那一粒粒小小的棉花种子上面。
天子李世民,太子李承乾。
尚书左丞魏征,刑部尚书李靖,潞国公侯君集,齐国公长孙无忌,宿国公程咬金,吴国公尉迟恭,翼国公秦琼,邢国公房玄龄,工部尚书张亮,中书令温彦博,鸿胪卿唐俭等等等等。
帝国大佬开会,声势可见一斑。
就连负责贞观城的这些重要人物,此时此刻也都还在长安,未去贞观城值守,足以见得大唐对于此作物的重视程度。
尤其是司农寺的一众官员,他们只觉压力山大,嗷嗷大。
司农寺,隶属九寺之一,主官为司农卿(从三品),下设少卿、丞等职,统筹全国仓储、园苑、屯田及劝课农桑之事。
今日这些事,便是全程交给他们的,毕竟,从专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首选且无可挑剔的,哪怕是在外寻得白叠子回来的几人也不能在专业程度上挑战司农寺的权威。
“好,准备开始吧,今日这棉花种落地,朕希望待到成熟之时,能看到一片的白色花海。”
李世民望着这百亩地范围显得相当豪迈,若是这百亩地都能有个不错的收成,今年长安,乃至关中各地的百姓日子就好过的多了!
其他州道自然能在明年学习起来,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能减少百姓冬日冻馁之苦,此乃天大功德。
一处树荫角落,正在陆陆续续的有国公大员齐聚,只不过,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些许的尘土污渍,可众人脸上的表情倒是相当愉快。
哪怕是李世民,也亲自下地播种了一些种子后这才回到树荫处。
虽然他们不可能把这些活干完,但他们做个表率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一旁的李承乾带着程处默程处亮两个人还在地里忙活着,三人那熟稔的操作直接征服不少人。
“陛下,太子殿下技艺纯熟,且对农事无比上心,此乃我大唐之福啊!”
众人用脚趾头都知道是哪位开的口。
长孙无忌,没错,又是他!他又来了!
李世民从太监手上接过饮子一饮而尽,冰爽的液体顺着喉咙直入胃腑,冰爽的感觉席卷周身,令李世民浑身舒畅不已。
“呵呵,齐国公,太子前些日子在东宫就划出来一小块地方,早就亲自种植了一遍,如今再来一次,岂能不熟悉?”
“太子乃榜样也!”
“然也,大唐能有太子如此,当为我大唐之幸!”
众人你一嘴,我一嘴的继续接上,不要钱的好话谁还不会说?惠而不费。
再说了,李承乾这些年的表现,的的确确是折服了不少人。
有功但不贪功,令满朝文武无比的放心,令天子无比的舒心,这就相当足够了。
不多时,李承乾便带着程处默俩人回到了树荫下,一旁的小太监立马送上三杯饮子,李承乾三人干脆利索的一饮而尽。
这一幕,毫无疑问令众多大佬艳羡。
玛德程咬金这个狗东西的运气怎么就能这么好?不理解,他们相当不理解!
程咬金无视了周围那群人艳羡且酸溜溜的目光,兀自一人傻乐。
舒坦。
平辈的大家伙谁混的也不比谁差,这点儿国公们都晓得。
但,要论长安城如今谁家二代们混的最好?毫无疑问,只有程咬金的俩儿子。
有道是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如今的程咬金根本没用三十年的功夫,便已经让人羡慕的牙疼了......
程家的富贵板上钉钉还能再续上两代!
现在是太子近臣,那未来就是天子近臣,这特么的含金量,不亚于如今的房谋杜断!
饶是长孙无忌这个当舅舅的,心里也酸溜溜的!
‘麻蛋,混账长孙冲!’
长孙无忌心里突兀蹦出来个小人,双手叉腰,骂骂咧咧,恨不能现在就回去将长孙冲再次吊到房梁上面再狠狠的抽上一顿!
“陛下,棉种已经全部种下,此次各位大人寻来的此棉种,极为抗旱,且适宜我关中气候。”
“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到了收获之时,定然能为我大唐添上一抹棉色!”
司农寺老大在忙完了之后,不顾身上的尘土,三步并作两步的一路小跑出现在李世民身前恭敬道。
甚至,连太监递上来的饮子他都拿在手里没来得及喝,在汇报完这句话之后,这才将其一饮而尽。
李世民颇为满意的颔首微笑,“朕,不要任何意外。”
“司农寺今年派专人候在此处,朕希望今年就能看到成果。”
“唯。”
司农卿再次躬身行礼,面带严肃认真之色。
“能处理棉花的所有机构,设备,长安城已经准备完善,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朕希望这东风能按时出现。”
不是李世民给司农寺加压,而是此物的的确确关系到大唐的未来,无论怎么看重,那都丝毫不为过。
“唯。”
司农卿还能怎么说?当然是答应天子了啊!
反正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去就将司农寺一半的人撵到此处来伺候着这些棉花,而他,也务必保持三日一次的视察规律,总之,绝对不能让棉花出问题。
真要是让棉花出了问题,呵呵,今年的司农寺就得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