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贤良淑德,将侯府梳理的井井有条,妹妹定要好好向姐姐学习”
甄姜微笑着回应高玉,宁仪后院的几位夫人此刻就这样相敬如宾。
不过几人也没有相聚多时。
张淑多少有些不喜后院的琐事,应和了两句就找借口出府,逃去自己办公的处所了。
甄姜也不愿与高玉相互恭维,便借口与弟有事相约,也脱身出府了。
“两位妹妹毕竟是豪门千金,还是喜好无拘无束”
月儿见甄姜和张淑就这么走了,怕高玉心中不悦,便替她们解释了两句。
“无碍,说起来久未见自家兄长,我自己也甚是想念”
刚刚甄姜提到了亲弟弟,倒是让高玉有些想念亲哥哥了。
想来自从高顺做上并州大都督后,还没让他和宁鸢这对舅甥亲密相处过几次。
高玉正谈及家人,一旁的月儿明显神色失落起来。
“妹妹,姐姐无意触及妹妹痛处……”
高玉见月儿忽然黯淡下去的目光,顿感愧疚,月儿身边都没有家人,当着她的面说这些,多少有些戳人痛处的嫌疑。
“姐姐也是无意之举,妹妹岂会怪姐姐”
“只是刚刚姐姐言及兄长,妹妹回忆起小时候,记得那时我也有个兄长……”
“怎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
月儿神情有些苦楚,似是陷入了不好的回忆中。
“妹妹是怎么到宁府的?”
月儿头一次谈到自己的身世,高玉也不免有些好奇。
“那时还小,只记得当时兵荒马乱,我与家人失散,被一伙商队救下,那商队正是公子家的,后老夫人见我可怜便收留了我……”
月儿也没有什么难言之隐,便一五一十告诉了高玉。
“那妹妹可还记得家在何处,家中有何亲人?”
高玉同情月儿的遭遇,继续追问想着帮她找找家人。
“妹妹只记得家中有父母和兄长,家在边地的小村落,具体位置却是记不得了。”
月儿轻轻摇头,眼中满是迷茫。
忽的,月儿又像是想到什么,又开口补充。
“记得当时我唤兄长作阿吾……”
高玉听后,心中暗忖,虽月儿记忆模糊,但如今边地也算安稳下来,或许能让高顺派人去边地村落打听一番。
“妹妹莫要伤心,我让兄长派人去边地找找,说不定能找到你家人的线索。”
月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随即又黯淡下来。
“姐姐好意妹妹心领了,这么多年过去,即便派人去找,又谈何容易,只怕是徒劳。”
高玉拍了拍月儿的手。
“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妹妹也别想太多,说不定很快就能有好消息。”
“今日怎如此热闹,此时前来我这做夫君的会不会打扰到你们姐妹唠家常了……”
高玉与月儿正交谈时,宁仪也正巧进来。
“夫君来的正好,月儿妹妹回忆起家人,玉儿正想着怎么帮她寻亲”
高玉一边给宁仪沏茶,一边把刚刚和月儿谈论的话告诉了宁仪。
“月儿,你怎么从来没对我说起你家人的事”
宁仪听完,不免有些心疼月儿,月儿从小离开父母,在宁府自力更生,要是自己早点知道,说不定也能早点为她寻到家人。
“夫君恕罪,月儿并非想要隐瞒,只是寻亲之事如大海捞针,月儿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让夫君操劳……”
月儿还以为宁仪因她隐瞒身世而不悦,连忙解释道。
“傻娘子,我是心疼你,怎会怪你。”
宁仪温柔地看着月儿。
“此事包在夫君身上,到时候定让人帮月儿寻到亲人!”
月儿眼眶微红,感激地看着宁仪和高玉。
“多谢夫君,多谢姐姐,月儿能有夫君和姐姐照料,此生无憾”
“妹妹不必如此见外,咱们都是一家人。”
高玉拍拍月儿的手,笑道。
…………
“阿吾?主公,这阿吾是羌人对兄长的称呼”
宁仪心里牵挂着月儿的身世问题,便找来了出身边塞的张辽,问了他一些细节。
其中月儿特意提到的“阿吾”宁仪也告诉了张辽,张辽一听便知道了这“阿吾”是羌语的说法。
“这么说月儿是羌人的血脉?”
听了张辽的话,宁仪点点头也算是有了点线索。
“末将不敢断言,但要找到月夫人的亲人,仅靠眼下的线索,怕是困难重重,朔方、五原、云中几郡向来是汉胡羌三族杂居,更何况前些年兵荒马乱,居此三地者逃难迁走的十有八九……”
张辽神情有些为难,他也知道自家主公想帮爱妾寻亲,但这事和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宁仪也是眉头紧锁,此事确实没有什么把握,先不说人是死是活,就算人还在,现在也不同于后世有严格的户口登记,dNA鉴定,单纯靠回忆寻找,有些天方夜谭。
“算了,此事便交给老邹的商队打听,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宁仪叹了口气,虽然不想让月儿失望,但这件事终究是难度太大,只能看缘分了。
“主公英明!”
张辽刚刚分析了这么多,就是想劝宁仪不要因儿女情长而大费周章,耽误大事,如今见宁仪听劝,他也是不由得松了口气。
“主公,别驾大人求见!”
方才与张辽谈论完,沮授就紧赶着来找。
“公与有何事?”
宁仪嘱咐侍从为沮授沏好茶,亲自起身迎接沮授,足以见得沮授对宁仪的重要性。
“主公,今日公与前来为的是求贤之事,眼下州郡安定,且不说各郡官员,州内治中、书佐等要职皆有空缺,主公当求贤纳士,充实州府,以图大业。”
沮授拱手说道。
宁仪闻言,也是微微点头赞同。
“公与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该如何招贤?”
沮授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主公可张贴招贤榜文,如今贼寇四起,并州安定想必定能吸引不少贤才前来避祸。再者,可让州内官员举荐身边贤能之士,如此双管齐下,何愁贤才不至。”
沮授言罢还掏出了自己写好的招贤榜文,示于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