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魏武目光如炬地看向阎柔:“阎柔,孤任命你为护鲜卑校尉,秩比二千石!”
阎柔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你可以在居延属国放牧,驻所设在居延城。\"魏武继续道,\"专门负责鲜卑事务。孤会为你提供精良兵器,但...\"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不会给你凉国兵马。你可愿意?\"
阎柔双膝跪地,重重叩首:\"臣叩谢大王恩典!臣的部落有控弦之士千人,定当誓死保卫居延属国,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魏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上前扶起阎柔,感慨道:\"能得你相助,胜过十万大军啊!\"他拍了拍阎柔的肩膀,\"孤会命人即刻制作护鲜卑校尉印,你的军士就称为'鲜卑义从'。\"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阎柔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照亮了他眼中的泪光。
这个在草原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汉子,此刻竟有些哽咽。
魏武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阎柔,你可有字?\"
阎柔摇了摇头,略显窘迫:\"启禀大王,臣...没有字。\"
魏武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那孤就破例为你取一个。\"他负手而立,声音庄重,\"就叫'伯毅'如何?\"
\"伯毅...\"阎柔低声重复,仿佛在品味这两个字的重量。
\"《周易·说卦》有言:'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魏武解释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刚补柔,刚柔并济。你名中带'柔',字取'毅',正是此意。\"
阎柔激动得浑身发抖,再次跪伏在地:\"臣阎柔,字伯毅,叩谢大王赐字之恩!\"
魏武连忙将他扶起:\"伯毅无需多礼。\"他打量着眼前这个换上凉国家衣冠的鲜卑校尉,越看越满意。
就在这时,阎柔仿佛突然想起什么,有些犹豫地开口:\"大王...臣有一弟,名叫阎志,不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觉得这个请求有些过分。
魏武却哈哈大笑:\"好!当然可以!\"他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就叫'仲坚'如何?\"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朗声吟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立志坚而守节固,正合你弟之名。\"
阎柔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大王!臣弟知道后,定当欣喜若狂!\"
魏武转身,从案几上取来一杯酒递给阎柔:\"来,伯毅,饮了这杯酒,从此你便是凉国的护鲜卑校尉了。\"
阎伯毅双手接过酒樽,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的胡须滴落,在崭新的锦袍上留下深色的痕迹,但他毫不在意。
\"臣誓死效忠大王!\"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书房内回荡。
魏武满意地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伯毅,你回去后,表面上仍要效忠拓跋诘汾。\"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但暗地里...\"
阎柔会意,郑重地点了点头:\"臣明白。臣会是大王在草原上的眼睛和耳朵。\"
魏武走到阎伯毅面前,亲手为他整了整衣冠:\"过几日阅兵,你要好好看看凉国的军威。\"他意味深长地说,\"这样...你回去后说的话,才更有分量。\"
阎柔深深一揖:\"臣谨记。\"
……
时光飞逝,转眼到阅兵之日。
这日,晨光初露,凉昌城东五十里处的旷野上,肃杀之气已然弥漫天地。
五万大军列阵以待,铁甲映着朝阳,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方阵连绵不绝,从高台望去,仿佛与天际相接。
\"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如闷雷般响起,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各色军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玄色的大凉军旗、赤色的先锋旌旗、青色的步兵幡帜,交织成一片。
长矛如林,刀光似雪,肃穆的军阵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高台之上,魏武身披玄铁重铠,端坐主位。
铠甲上精细的花纹在阳光下流转着暗金色的光芒。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刘璋、张松等人则被安排在右侧客位。
\"快看!那是凉国的铁骑!\"围观百姓中有人惊呼。
只见远处地平线上,一支骑兵队伍如潮水般涌来。
当先一人正是大司马段煨,他身披赤红战袍,手握大凉军旗,策马缓行而至。
那面玄色军旗上,金线绣制的\"凉\"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段煨来到高台之下,翻身下马的动作干净利落。
他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大凉大司马段煨,拜见大王!大凉锐士已集结完毕,请大王巡视!\"
魏武缓缓抬手:\"准。\"
\"诺!\"段煨抱拳领命,转身面向军阵时,整个人气势陡然一变:\"阅兵——开始!\"
\"咚!咚!咚!\"
数十名赤膊力士同时挥动鼓槌,战鼓声震天动地。
号角齐鸣,苍凉浑厚的声音直冲云霄。
魏武起身走向准备好的五驾马车,阎行早已执鞭等候。
当魏武登上马车的那一刻,五万双眼睛同时聚焦而来。
阎行轻抖缰绳,马车缓缓前行,沿着预先留出的通道巡视军阵。
最先经过的是重甲步兵方阵。
三千名铁甲士手持丈二长矛,肃立如松。
当马车驶近时,军侯一声令下:\"行礼!\"
\"铿!\"三千柄长矛同时顿地,铁靴并拢的声音整齐划一:\"大王万年!\"
声浪如雷,震得高台上的张松手中酒樽微微一颤。
他偷眼看向身旁的刘璋,只见这位益州公子脸色煞白,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弩兵阵前。
五千名弩手单膝跪地,手中劲弩斜指苍穹。随着号令,他们动作齐划一,宛如一人。
最令人震撼的当属骑兵方阵。
一万铁骑分列十个方阵,战马清一色的河西良驹,骑士们身着轻甲,腰佩环首刀,背负强弓。当魏武的马车经过时,他们同时拔刀出鞘,雪亮的刀光在朝阳下连成一片耀眼的银海。
\"大王万年!大王万年!\"
声浪一波高过一浪,连远处围观的百姓都忍不住跟着高呼起来。
阎柔站在高台上,看着这震撼的一幕,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巡视完毕,魏武重返高台。
他抬手示意,五万大军瞬间鸦雀无声,这份令行禁止的纪律,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大凉锐士们!\"魏武的声音在旷野上回荡,\"天下纷争,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他握紧腰间宝剑,\"孤愿诛暴乱,平天下!唯有天下一统,才能止天下之戈!唯有天下一统,方有万世太平!\"
短暂的寂静后,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爆发而出:
\"大王万年!大凉万年!\"
\"大王万年!大凉万年!\"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连天上的云朵似乎都被震散。
战鼓再次擂响,五万大军同时举起兵器,阳光下铁戈如林,气势恢宏得令人窒息。
高台上,张松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
他偷眼看向魏武挺拔的背影,终于明白为何汉中王如此忌惮这位凉国君主。
而刘璋早已瘫坐在席位上,手中的绢帕被汗水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