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让与金大坚,这对合作多年的黄金搭档,彼此间默契非凡,仿若心意相通。
花荣方才展示的两封书信,如同打开他们智谋之门的钥匙,瞬间让二人洞悉了花荣的心思。
萧让又一次细细端详手中信件,而后抬眸望向花荣,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笑意,说道:
“花荣兄弟,你也晓得,模仿笔迹于我而言并非难事,只是这信中内容,还需兄弟你给个明确指引。”
花荣微微沉吟,缓缓说道:“我如今所想,便是为花家转移多争取些时日。
这第一封信,仍以刘高口吻写给慕容知府,内容就说花荣此次剿匪之功,能否让知府大人看在他多年的辛劳上,将功劳划归给他。
第二封信写给青州的王通判,开头同样如此,后面则表明自己正积极谋划花荣家产,着重强调近来与花荣关系有所改善。如此,或能令他们心生猜疑嫌隙,为花家赢得喘息之机。”
花荣话音刚落,萧让便陷入沉思。
他眉头紧锁,手持狼毫毛笔,目光定在一处,脑海中飞速构思两封信的具体内容。
金大坚则毫不犹豫接过信件,先是凝神细观印章,那专注敏锐的神情,仿佛要将印章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入心底。
随后,他从随身携带的诸多材料中,有条不紊挑选适用之物,着手制作信纸上所需印章。只见他全神贯注,动作娴熟,每一步都做得细致入微。
未过多久,萧让已将写给青州慕容知府的信一挥而就。
他双手递与花荣,花荣赶忙打开查看,但见那笔迹与刘高先前书信别无二致,口吻亦是惟妙惟肖。
信中这样写道:
慕容知府大人:
敬启!
下官刘高,顿首再拜,诚惶诚恐,向大人致以最诚挚深厚之问候。
祈愿大人诸事顺遂,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下官承蒙大人体恤拔擢,得于清风寨任知寨之职。
自上任以来,日夜不敢懈怠,兢兢业业,一心只为报答大人知遇之恩。
今次清风寨剿匪,过程曲折艰难,险阻无数。
然终获些许微功。
那花荣,虽为下官所辖副知寨,于剿匪一事确有付出。
但下官深思,论此功归属,实赖下官精心筹谋、指挥调度有方。
花荣不过遵下官令行事,若无下官之谋略部署,此战恐难获胜。
故而,下官斗胆恳请大人,将此次剿匪全功划归下官。
若大人恩准,下官感恩戴德,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守护青州安宁,竭尽心力,鞠躬尽瘁。
再次感激大人恩情,望大人详察斟酌下官之请。
敬祝
康泰
清风寨知寨刘高
花荣看罢,不禁啧啧称奇,对萧让超凡的书法才能赞赏有加,连声称妙。
花荣随即将书信语句稍作修改,萧让便在新信纸上重新誊写。
恰在此时,金大坚也完成了印章制作。
他依照先前信件印泥颜色精心调整,而后在书信合适位置稳稳盖上印章,封蜡亦大功告成。
紧接着,萧让又以刘高口吻,为青州通判王文尧写信。
因有第一封信打底,这第二封书写速度快了许多。只见萧让笔锋游走,不多时便将信递至花荣面前。
花荣赶忙接过,仔细阅读起来:
岳父大人尊前:
敬叩金安!
小婿刘高,稽首再拜,恭问岳父大人起居万安。
迩来清风寨剿匪,花荣虽参其中,然小婿自思,此功全系小婿筹谋调遣之功。
小婿欲独占此勋,未敢擅专,特呈此念于岳父大人,望大人示下。
再者,近日与花荣交情表面似有缓和。
但小婿深知,此人城府极深,心术不正,实乃奸险叵测之徒,不可信赖。
因此,小婿暗中竭力搜罗其短处,欲以此要挟,图谋其家产。
若能铲除花荣,花家累世财富,当归岳父囊中。
如此,于岳父仕途,必添强大助力,畅行无阻。于小婿在清风寨行事,亦能得心应手。
若此事能成,望岳父念小婿操劳,多加提携。
万望岳父明察,速作决断,助小婿达成此愿。
小婿刘高诚惶诚恐,顿首再拜。
敬祝
安康
婿:刘高
花荣看罢,觉无问题。
萧让却仍不放心,又仔细查看一遍,反复确认毫无疏漏。
而后,金大坚再次用刚制好的印章,稳稳盖上。
花荣随即唤来随郑天寿、时迁外出归来的随从,面色凝重地将两封信交予他,仔细叮嘱。
那随从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小心翼翼收好两封书信,即刻翻身上马,朝着时迁和郑天寿所在之地疾驰而去。
花荣见随从离去,高悬之心缓缓放下,如释重负。
紧接着,他热情招呼萧让和金大坚前往客厅饮茶歇息。
随后,又唤来福,严令其速去厨房准备丰盛酒宴,以谢二人不辞辛劳、千里来助。
就在这时,花勇神色匆匆前来汇报。
花勇拱手道:“荣哥儿,青州城产业已打理得差不多。
只是家中银钱、粮食,以及青州部分土地处置棘手。
家中银钱、粮食数量惊人,运输困难。
对了,还有一事,花富和花贵在外拓展生意,不知是否继续?”
花荣听后,双眉紧锁,陷入沉思。
良久,缓缓说道:“粮食务必全部运往清风山,一粒都不能落下。
银钱派可靠之人查看,看能否在附近寻个隐秘之地就地掩埋,日后有空再来取用。
至于土地,若实在无法处理,便送给耕种的佃户。
富叔和贵叔在外拓展生意继续,但你要速传信告知,绝不能用花家名义,前期务必低调,不可张扬。
青州花家原有生意,可安排青州以外掌柜接手,行事过程务必注意安全,做好保密,不可走漏风声。”
花勇听完,深以为然,当下局势,确实只能如此处理。
于是,听完花荣的话,他不敢耽搁,连忙转身下去,催促家丁抓紧运输,不得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