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在周景王十二年,楚灵王灭掉陈国和蔡国后,又把许、胡、沈、道、房、申这六个小国的百姓迁徙到荆山一带。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一路上唉声叹气,满是哀怨。楚灵王自认为天下唾手可得,整日在章华台吃喝玩乐。他甚至打算派使者前往周朝,索要九鼎,将其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右尹郑丹进谏道:“如今齐国和晋国依然强大,吴国和越国还未臣服。周朝虽然惧怕楚国,但恐怕诸侯们会在背后议论纷纷。” 楚灵王勃然大怒,说道:“我差点都忘了。之前在申地会盟的时候,我赦免了徐子的罪行,还让他一同参与讨伐吴国,可徐子很快就又归附了吴国,不尽心尽力。现在我先攻打徐国,接着再对付吴国,这样一来,长江以东就都归属楚国了,天下也就平定了一半。” 于是,楚灵王派薳罢和蔡洧辅佐世子禄留守都城,自己则大规模检阅车马,向东前往州来狩猎,军队驻扎在颍水的下游。他派司马督率领三百辆兵车攻打徐国,包围了徐国的都城。楚灵王则率领大军屯驻在干溪,作为声援。这一年是周景王十五年,也是楚灵王十一年。

冬天,天降大雪,积雪厚达三尺多。当时的景象如何呢?有诗为证:“彤云蔽天风怒号,飞来雪片如鹅毛。忽然群峰失青色,等闲平地生银涛。千树寒巢僵鸟雀,红炉不暖重裘薄。比际从军更可怜,铁衣冰凝愁难着。”

楚灵王问身边的侍从:“之前秦国进献的‘复陶裘’和‘翠羽被’,拿过来给我穿上。” 侍从将裘衣和被子呈了上来。楚灵王穿上裘衣,披上被子,头戴皮冠,脚蹬豹皮靴子,手持紫丝鞭,走出营帐观看雪景。右尹郑丹前来拜见,楚灵王摘下皮冠,脱下被子,放下鞭子,与他站着交谈。楚灵王说:“好冷啊!” 郑丹回答道:“大王您身穿厚重的裘衣,脚蹬豹皮靴子,身处温暖的虎帐之中,尚且觉得寒冷,更何况那些士兵,他们身着单薄的粗布衣服,脚踝都露在外面,头戴头盔,身披铠甲,在风雪中手持兵器站岗,他们的辛苦可想而知。大王为何不班师回朝,召回攻打徐国的军队呢?等到来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再考虑出征,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灵王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自从出兵以来,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司马督应该很快就会传来捷报了。” 郑丹接着说:“徐国和陈国、蔡国不一样。陈国和蔡国靠近楚国,长期在楚国的势力范围之内,而徐国在楚国东北三千多里的地方,并且有吴国作为后盾。大王贪图攻打徐国的功劳,让三军长期在外驻扎,忍受着劳累和寒冷。万一国内发生变故,军士们离心离德,我实在为大王感到担忧。” 楚灵王笑着说:“穿封戍驻守在陈国,弃疾驻守在蔡国,伍举和太子留守都城,楚国犹如有三道坚固的防线。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话还没说完,左史倚相快步从楚灵王面前走过。楚灵王指着倚相对郑丹说:“这可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像《三坟》《五典》《八索》《九邱》这些古籍,他没有不通晓的,你可要好好对待他。” 郑丹回答道:“大王您说得有些过了。从前周穆王乘坐八骏之马,周游天下,祭公谋父作了《祈招》这首诗,来劝谏周穆王,周穆王听了劝谏后返回了国都,才得以避免灾祸。我曾经拿这首诗问过倚相,他却不知道。连本朝的事情都不了解,又怎么能知晓久远的事情呢?” 楚灵王问:“《祈招》这首诗是怎样的?你能为我诵读一下吗?” 郑丹回答说:“我能诵读。诗是这样写的:‘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楚灵王又问:“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郑丹解释道:“‘愔愔’,是安和的样子。意思是祈父所掌管的甲兵,享受着安和的福分,因而能彰显我王的美好声誉,如同玉一样坚贞,像金一样贵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王能够体恤民力,适可而止,摒弃过度贪婪的心态。” 楚灵王明白郑丹这是在委婉地劝谏自己,一时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你先退下吧,让我好好想想。”

当天夜里,楚灵王原本打算班师回朝。忽然,有谍报传来:“司马督多次击败徐国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徐国。” 楚灵王说:“徐国就要被灭掉了。” 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干溪。从冬天到春天,他每天都以打猎为乐,还驱使百姓修筑高台、建造宫殿,丝毫没有回国的打算。

当时,蔡国大夫归生的儿子朝吴,在蔡公弃疾手下做事,他日夜谋划着恢复蔡国,便和自己的家宰观从商量。观从说:“楚王穷兵黩武,长期在外征战,国内空虚,百姓怨恨,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候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蔡国就再也无法复国了。” 朝吴问:“要想恢复蔡国,该怎么做呢?” 观从说:“楚灵王虔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王位的,子干、子晰、弃疾三位公子心里都不服气,只是他们的力量还不够罢了。我们可以假传蔡公的命令,召子干从晋国回来,召子晰从郑国回来,如此这般行事…… 楚国就可以到手了。得到楚国,那么楚灵王虔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他不死还能怎样呢?等到新王即位,蔡国肯定能够复国。”

朝吴听从了观从的计谋,让观从假传蔡公的命令,到晋国去召子干,到郑国去召子晰,说:“蔡公愿意率领陈国和蔡国的军队,迎接二位公子回到楚国,共同对抗叛逆的楚灵王虔。” 子干和子晰听了非常高兴,一同来到蔡国郊外,与弃疾会合。观从先回去报告了朝吴。朝吴出城到郊外对子干和子晰说:“蔡公实际上并没有发出这样的命令,但我们可以胁迫他参与这件事。” 子干和子晰听了面露惧色。朝吴说:“楚王纵情游乐,长期不回国,国内空虚没有防备,而且蔡洧一直想着为父亲报仇,正希望发生变故。斗成然担任郊尹,和蔡公关系很好,蔡公如果起事,他肯定会作为内应。穿封戍虽然被封在陈国,但他并不真心归附楚王,如果蔡公召唤他,他一定会来。凭借陈国和蔡国的兵力,去袭击空虚的楚国,就如同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公子们不用担心事情办不成。” 这一番话,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子干和子晰这才放下心来,说:“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安排。”

朝吴提议结盟,于是杀牲歃血,发誓要为先君郏敖报仇。虽然嘴里是这么发誓的,但在誓书上却把蔡公列在首位,声称要与子干、子晰一起袭击叛逆的楚灵王虔。他们挖了个坑,把牺牲和誓书放在上面,然后掩埋起来。事情办完后,朝吴便带着家臣们引导子干和子晰袭击并进入了蔡城。蔡公正准备吃早饭,突然看到子干和子晰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大吃一惊,想要起身躲避。朝吴随后赶到,径直上前拉住蔡公的衣袖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您还能去哪里呢?” 子干和子晰抱住蔡公大哭,说:“楚灵王虔无道,杀害了兄长和侄子,又把我们放逐。我们二人这次来,是想借助您的兵力,为兄长报仇。事情成功后,我们会把王位让给您。” 弃疾惊慌失措,一时没了主意,回答说:“暂且让我们从容商议一下。” 朝吴说:“二位公子都饿了,这里有饭菜,大家一起吃吧。” 子干和子晰吃完饭,朝吴催促他们赶紧行动。

于是,朝吴向众人宣告:“蔡公实际上已经召唤了二位公子,一同举大事,他们已经在郊外结盟,现在二位公子先行进入楚国了。” 弃疾赶忙制止说:“别乱说,我可没这么做!” 朝吴说:“郊外杀牲埋书结盟,难道就没有人看见吗?您就别否认了,现在赶紧集结军队,一起谋取富贵,这才是上策。” 朝吴又在集市上大声呼喊:“楚王无道,灭掉了我们蔡国。如今蔡公答应恢复蔡国,你们都是蔡国的百姓,难道忍心看着宗庙祭祀断绝吗?大家可以一起跟随蔡公,追上二位公子,一同进入楚国。” 蔡国百姓听到呼喊,一时间都聚集了过来,各自拿起武器,集合在蔡公的家门口。朝吴对蔡公说:“人心已经齐了,您应该赶紧安抚并利用他们,否则会发生变故!” 弃疾说:“你这是把我逼上绝路啊!现在该怎么办?” 朝吴说:“二位公子还在郊外,您应该赶紧和他们会合,把蔡国的百姓全部发动起来。我去劝说陈公,让他率领军队跟随您。” 弃疾听从了他的建议。子干和子晰率领他们的人马与蔡公会合。

朝吴派观从连夜前往陈国,打算拜见陈公。在路上,观从遇到了陈国人夏啮(夏啮是夏征舒的玄孙,与观从平时就相识),观从把恢复蔡国的想法告诉了他。夏啮说:“我在陈公手下任职,也一直在考虑恢复陈国的计策。如今陈公已经病得不行了,你不用去见他了。你先回蔡国,我会率领陈国的百姓组成一支队伍。” 观从回去向蔡公报告了此事。朝吴又写了一封密信给蔡洧,让他作为内应。蔡公任命家臣须务牟为先锋,史猈为副将,让观从担任向导,率领精锐士兵先行出发。恰好陈国人夏啮也率领陈国的百姓赶到了。夏啮说:“穿封戍已经去世,我用大义说服了陈国百姓,特地来协助你们起义。” 蔡公非常高兴,他让朝吴率领蔡国百姓组成右军,夏啮率领陈国百姓组成左军,说:“偷袭的事情,刻不容缓!” 于是,他们连夜朝着郢都进发。

蔡洧听说蔡公的军队到了,先派心腹出城表示愿意归降。斗成然到郊外迎接蔡公。令尹薳罢正打算集结兵力进行防守。蔡洧打开城门,迎接蔡公的军队入城。须务牟率先冲入城中,大声呼喊:“蔡公在干溪杀了楚王,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郢都的百姓痛恨楚灵王的无道,都希望蔡公能成为楚王,没有人愿意抵抗。薳罢想护送世子禄出逃,可须务牟的军队已经包围了王宫,薳罢无法进入,只好回家自杀了。真是可悲啊!胡曾先生有诗叹道:“漫夸私党能扶主,谁料强都已酿奸。若遇郏敖泉壤下,一般恶死有何颜?”

蔡公的大军随后全部赶到,攻入王宫,遇到世子禄和公子罢敌,将他们全部杀死。蔡公清扫了王宫,想要拥立子干为王,子干推辞不就。蔡公说:“长幼有序,不能废了规矩。” 子干这才即位,任命子晰为令尹,蔡公为司马。朝吴私下对蔡公说:“您首先发起义举,为什么要把王位让给别人呢?” 蔡公说:“楚灵王还在干溪,局势还不稳定,况且越过两位兄长自立为王,人们会议论我的。” 朝吴领会了他的意思,于是献上计谋说:“楚王的军队长期在外风餐露宿,肯定都想回家。如果派人去把利害关系告诉他们,他们肯定会四散奔逃。我们的大军随后追击,楚王就可以被擒获了。” 蔡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他派观从前往干溪,对楚灵王的军队说:“蔡公已经进入楚国,杀了楚王的两个儿子,拥立子干为王了。现在新王有令:‘先回去的人,恢复他们的田地住宅;后回去的人,要被割掉鼻子;有跟随楚王的,罪及三族;要是有人给他们提供饮食,罪行也一样。’” 士兵们听了,一时间大半都逃散了。

楚灵王还醉卧在干溪的高台之上,郑丹匆匆忙忙地进来报告。灵王听闻两个儿子被杀,一下子从床上扑倒在地,放声大哭。郑丹焦急地说:“军心已经涣散,大王您应该赶紧回去!” 灵王擦了擦眼泪,问道:“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也像我这样吗?” 郑丹回答:“鸟兽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幼崽,何况是人呢?” 灵王叹息道:“我杀了太多人的孩子,别人杀我的儿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没过多久,侦察骑兵来报告:“新王任命蔡公为大将,会同斗成然,率领陈国和蔡国的军队,向干溪杀过来了。” 灵王勃然大怒,说道:“我对斗成然不薄,他怎么敢背叛我?我宁愿一战而死,也不能束手就擒!” 于是,他下令拔营起寨,从夏口沿着汉水而上,前往襄州,打算袭击郢都。然而,士兵们一路上纷纷逃散,灵王亲自拔剑斩杀了几个人,也无法阻止。等到达訾梁的时候,跟随他的人只剩下一百来个了。灵王无奈地说:“大势已去,事情办不成了!” 他解下自己的冠冕和衣服,挂在岸边的柳树上。

郑丹提议:“大王暂且到郢都近郊,观察一下国人的态度如何?” 灵王沮丧地说:“国人都已经背叛我了,还有什么可观察的呢?” 郑丹又说:“如果不行的话,逃到其他国家,请求他们出兵救援,也可以啊。” 灵王苦笑着说:“诸侯们谁会愿意帮助我呢?我听说大福不会降临两次,去了也只是自取其辱。” 郑丹见灵王不听从自己的计策,担心自己会获罪,就和倚相一起偷偷逃回楚国去了。

灵王不见了郑丹,顿时手足无措,在厘泽一带徘徊。他的随从们都跑光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灵王腹中饥饿难忍,想到附近的乡村找点吃的,却又不认识路。村里有些人知道他是楚王,因为听逃散的军士说,新王的法令十分严苛,谁不害怕呢?所以都远远地躲开了。灵王一连三天,没有吃任何东西,饿得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只能睁着双眼,望着路旁,满心期待能有一个认识的人经过,那便是他的救星。

忽然,有一个人走过来,灵王认出他是以前的守门小吏,当时称作涓人,名叫畴。灵王连忙喊道:“畴,快来救我!” 涓人畴听到灵王的呼唤,只好上前叩头行礼。灵王哀求道:“我已经饿了三天了!你快给我找点吃的,让我能多活一会儿。” 畴为难地说:“百姓们都害怕新王的命令,我从哪里能找到吃的呢?” 灵王叹了口气,让畴靠近自己坐下,把自己的头枕在畴的大腿上,想暂且休息一会儿。畴等灵王睡着了,就用土块代替自己的大腿,当作枕头,然后逃之夭夭。

灵王醒来后,呼唤畴,却没有人回应。他伸手一摸,发现自己枕着的竟然是土块。灵王忍不住仰天痛哭,哭得有气无力。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坐着小车经过,他听出了灵王的声音,下车一看,果然是灵王,于是连忙拜倒在地,问道:“大王怎么落到了这般田地?” 灵王泪流满面,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个人回答:“我叫申亥,是芋尹申无宇的儿子。我父亲曾两次得罪大王,大王都赦免了他,没有杀他。我父亲去年临终前嘱咐我说:‘我受大王两次不杀之恩,将来大王如果有难,你一定要舍命追随!’我一直牢记在心,不敢忘记。最近听说郢都已经被攻破,子干自立为王,我连夜赶到干溪,没见到大王,一路追寻到这里,没想到上天让我们在这里相遇。如今到处都是蔡公的党羽,大王不能去别的地方。我家在棘村,离这里不远,大王可以先到我家,再从长计议。” 说完,申亥跪着献上干粮,灵王勉强吃了一些,才稍微有了点力气,能够站起来。申亥扶着灵王上了车,回到棘村。

灵王平日里住的是章华台,那是何等的宏伟宫殿、深邃居室。如今看到申亥的农庄,柴门草屋,他不得不低头才能进去,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凄凉,泪水止不住地流。申亥跪下说:“大王请宽心。这里偏僻幽静,没有行人往来,您可以先住几天,等打听清楚国内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灵王悲伤得说不出话来。申亥又跪着献上食物,灵王只是一个劲儿地啼哭,一口都吃不下。申亥就让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去服侍灵王就寝,希望能让灵王心情好一些。灵王衣不解带,整夜悲伤叹息。到了五更时分,听不到他的悲声了。两个女儿打开门,报告申亥说:“大王在睡梦中上吊自杀了。” 胡曾先生曾写咏史诗感叹道:“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台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申亥听闻灵王去世,悲痛万分,亲自为灵王殡殓,还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为灵王殉葬。后人评论说,申亥感念灵王的恩情,为他安葬是对的,但用两个女儿殉葬,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有诗叹道:“章华霸业已沉沦,二女何辜伴穸窀,堪恨暴君身死后,余殃犹自及闺人。”

当时,蔡公带着斗成然、朝吴、夏啮等一众将领,到干溪去追击楚灵王。半路上遇到了郑丹和倚相,他们讲述了楚王的种种遭遇……“如今楚王的侍卫都跑光了,孤身一人,只求一死,我不忍心看到,所以就离开了。” 蔡公问:“你们现在要去哪里?” 二人回答:“想回楚国。” 蔡公说:“你们暂且留在我的军中,一起寻找楚王的下落,然后再一起回去吧。” 蔡公率领大军四处寻访,一直追到訾梁,都没有找到灵王的踪迹。有个村民知道他是蔡公,就把楚王的冠服献了上来,说:“三天前,在岸边的柳树上捡到的。” 蔡公问道:“你知道楚王是生是死吗?” 村民回答:“不知道。” 蔡公收下冠服,重重地赏赐了村民,然后离开了。蔡公还想继续追寻,朝吴进谏说:“楚王脱掉了衣冠,已经走投无路,很可能死在沟渠里了,不值得再去追究。但子干现在在位,如果他发号施令,收拢民心,就不好对付了。” 蔡公问:“那该怎么办?” 朝吴说:“楚王在外面,国人不知道他的下落。趁着人心还没有安定,派几十个小兵,装作战败的士兵,绕着郢都呼喊:‘楚王的大军就要到了!’再让斗成然回去报告子干,如此这般行事。子干和子晰都是懦弱无谋的人,一听这个消息,肯定会惊慌失措,自杀身亡。您再慢慢整顿军队回去,稳稳地坐上王位,高枕无忧,这不是很好吗?” 蔡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派观从带领一百多个小兵,装作战败的士兵,跑回郢都,绕着城边跑边喊:“蔡公兵败被杀,楚王的大军随后就到!” 国人信以为真,无不惊恐万分。

不一会儿,斗成然回来了,说的也是同样的话。国人更加相信了,都纷纷上城观望。斗成然跑去告诉子干,说:“楚王非常生气,要来讨伐您擅自即位的罪行,要像对待蔡般、齐庆封那样对待您。您得早做打算,免得受辱,我也要逃命去了。” 说完,就疯狂地跑了出去。子干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子晰,子晰懊悔地说:“这都是朝吴害了我们啊。” 兄弟俩抱在一起痛哭。宫外又传来消息:“楚王的军队已经进城了!” 子晰先拔出佩剑,自刎而死。子干惊慌失措,也拿起剑自杀了。宫中顿时大乱,宦官和宫女们吓得纷纷自杀,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宫中,哭喊声不绝于耳。斗成然带领众人再次入宫,清理了尸首,率领百官迎接蔡公。国人一开始不知道来的是谁,还以为是灵王;等进城后,才发现是蔡公,这才明白前后的报信,都是蔡公的计谋。

蔡公进城后,即位为王,改名为熊居,这就是楚平王。当年楚共王曾向神灵祈祷,声称对着玉璧下拜的人将成为国君,如今果然应验了。国人还不知道灵王已经死了,人心惶惶,常常在半夜误传楚王回来了,男女老少都惊慌地起身,开门向外张望。楚平王为此十分忧虑,就秘密地和观从商量。观从派人到汉水边上,找了一具死尸,给它穿上灵王的冠服,让它从上游漂流到下游,谎称已经找到了楚王的尸首,将其殡殓在訾梁,然后回去报告楚平王。楚平王派斗成然去办理安葬事宜,给灵王定谥号为 “灵王”。之后,楚平王又出榜安民,人心这才安定下来。三年后,楚平王再次派人寻找灵王的尸体,申亥把埋葬的地点告诉了他,楚平王便将灵王迁葬。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司马督等人围攻徐国,过了很久都没有战功,他们害怕被灵王诛杀,不敢回去,就暗中与徐国勾结,双方列营对峙。后来听说灵王兵败被杀,他们才解围班师。走到豫章的时候,吴国公子光率领军队半路截击,司马督的军队被打败,他的三百辆兵车都被吴国缴获。公子光乘胜夺取了楚国州来的城邑。这都是楚灵王无道所导致的恶果。

再说楚平王安定了楚国的民众,按照公子的礼仪,安葬了子干和子晰。他论功行赏,任用贤能,任命斗成然为令尹,阳匄(字子瑕)为左尹。他想到薳掩和伯州犁冤死,就任命伯州犁的儿子郤宛为右尹,薳掩的弟弟薳射、薳越都封为大夫。朝吴、夏啮、蔡洧都被封为下大夫。因为公子鲂作战勇猛,任命他为司马。当时伍举已经去世,楚平王赞赏他生前敢于直言劝谏,将他的儿子伍奢封在连地,号称连公。伍奢的儿子伍尚也被封在棠地,担任棠地的长官,号称棠君。其他如薳启疆、郑丹等一班旧臣,官职都照旧。楚平王想封观从为官,观从说他的先人从事占卜,他自己也希望担任卜尹,楚平王答应了他的请求。群臣纷纷谢恩,只有朝吴和蔡洧没有谢恩,他们想要辞官离开。楚平王问他们原因,二人上奏说:“我们本来辅佐大王兴兵袭击楚国,是想恢复蔡国。如今大王已经登上王位,可是蔡国的宗庙祭祀还没有恢复,我们有什么脸面站在大王的朝堂上呢?从前灵王因为贪图功劳、兼并他国,导致失去人心,大王您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如恢复陈国和蔡国的宗庙祭祀。” 楚平王说:“好。” 于是派人寻访陈国和蔡国的后代,找到了陈世子偃师的儿子名叫吴,蔡世子有的儿子名叫庐。楚平王就让太史选择吉日,封吴为陈侯,这就是陈惠公;封庐为蔡侯,这就是蔡平公,让他们回国主持宗庙祭祀。朝吴、蔡洧跟随蔡平公回到蔡国,夏啮跟随陈惠公回到陈国。他们所率领的陈国和蔡国的民众,也都各自跟随自己的君主,楚平王对他们都给予了丰厚的犒赏。之前灵王掠夺来的陈国和蔡国的贵重器物、财宝,都藏在楚国的仓库里,楚平王把这些东西都归还给了两国。被迁徙到荆山的六个小国,也都让他们回到故土,秋毫无犯。各国君臣上下,欢呼雀跃,如同枯木逢春,朽骨重生。这是周景王十六年发生的事情。髯翁写诗感叹道:“枉竭民脂建二城,留将后主作人情。早知故物仍还主,何苦当时受恶名。”

楚平王的长子名叫建,字子木,是蔡国郧阳封人的女儿所生,当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于是被立为世子,楚平王任命连尹伍奢为太师。楚国有个人叫费无极,一直侍奉楚平王,善于阿谀奉承,楚平王很宠信他,任命他为大夫。费无极请求侍奉世子,于是楚平王又让他担任少师,任命奋扬为东宫司马。楚平王即位后,四方边境安宁,他渐渐沉溺于声色之乐。吴国夺取了州来,楚平王也没有采取报复行动。费无极虽然担任世子少师,但每天都在楚平王身边,陪着他纵情享乐。世子建厌恶他的谄媚奸佞,对他很是疏远。令尹斗成然自恃有功,专横跋扈,费无极进谗言,楚平王就把斗成然杀了,任命阳匄为令尹。世子建常常说起斗成然的冤屈,费无极心中害怕,从此暗中与世子建产生了嫌隙。费无极又向楚平王推荐鄢将师,楚平王任命鄢将师为右领,鄢将师也受到了宠信。这段情节,暂且先放在一边。

话说这事情得分两头来讲。自从晋国修筑了虒祈宫之后,诸侯们察觉到晋国国君只图苟且偷安,都渐渐有了背离之心。晋昭公刚刚即位,一心想要恢复先人的霸业。他听说齐侯派遣晏婴前往楚国访问,于是也派人前往齐国,征召齐国国君前来朝见。齐景公见晋楚两国都麻烦不断,便也有意趁机图谋霸业,同时他也想借此机会观察晋昭公的为人,于是精心装扮后前往晋国,还带着勇士古冶子一同随行。

当他们正要渡过黄河的时候,齐景公的马车左边那匹骖马,这可是景公最心爱的马,景公特意让养马的人从随行的船上把马牵过来,拴在船头,还亲自监督养马人给马喂食。突然,大雨倾盆而下,黄河波涛汹涌,船身摇晃,似乎随时都会倾覆。这时,一只巨大的鼋从水面探出头来,张开血盆大口,猛地冲向船头,一口咬住左边的骖马,迅速潜入了深渊。齐景公吓得大惊失色。古冶子就在一旁,他赶忙说道:“国君不要害怕,我去为您把马找回来!” 说完,他便脱掉衣服,赤身裸体,手持宝剑,纵身跳入水中,踏浪而去。只见他在水中时而下沉,时而浮起,顺着水流游出了九里之远,渐渐没了踪影。齐景公叹息道:“古冶子恐怕是死了!” 过了一会儿,风浪渐渐平息,只见水面上泛起了红色的血水。古冶子左手拉着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一颗鲜血淋漓的鼋头,从水中冒了出来。齐景公大为震惊,赞叹道:“真是神勇啊!先君白白设立了勇爵,哪里有像这样的勇士呢!” 于是重重地赏赐了古冶子。

齐景公一行到达绛州后,前去拜见晋昭公。晋昭公设宴款待他们。晋国这边由荀吴担任赞礼官,齐国则是晏婴负责赞礼。酒喝到畅快之时,晋昭公提议:“筵席上没有什么可以助兴的,不如我与君侯来玩投壶游戏,输的喝酒。” 齐景公欣然应允:“好啊。” 左右侍从摆好投壶,递上箭矢。齐侯拱手谦让,让晋侯先投。晋侯拿起箭矢,荀吴上前致辞道:“这里有美酒如淮河之水滔滔不绝,有肉食如小山堆积。我们国君如果投中,将成为诸侯的领袖。” 晋侯投出箭矢,果然命中壶中,然后把剩下的箭矢扔在地上。晋国的大臣们纷纷伏地高呼:“千岁!” 齐侯心中很不高兴,他拿起箭矢,也模仿着荀吴的话说道:“这里有美酒如渑水滚滚,有肉食如丘陵连绵。我如果投中,将取代贵国国君成为霸主。” 说着,用力投出箭矢,恰好也命中壶中,与晋侯的箭矢并列在一起。齐侯大笑起来,也扔掉了剩下的箭矢。晏婴见状,也伏地高呼:“千岁!” 晋侯顿时脸色大变。荀吴对齐景公说道:“君侯您这话可失言了!今日承蒙您屈尊来到我国,正是因为我国国君世代主持中原诸侯的会盟。您说‘取代’,这是什么话!” 晏婴连忙代为回答:“会盟没有固定的盟主,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担当。从前齐国失去霸业,晋国才取而代之。如果晋国德行高尚,谁敢不服?要是没有德行,吴国、楚国也会相继兴起,又岂止是我们齐国!” 羊舌肹也说道:“晋国已经是诸侯的领袖了,哪里用得着靠投壶来说事?这是荀伯您失言了!” 荀吴自知说错了话,默默不语。齐国大臣古冶子站在台阶下,大声说道:“天色已晚,国君也劳累了,可以离席了!” 齐侯便谦逊地向晋侯告辞,离开了宴席。第二天,齐景公就启程回国了。

羊舌肹对齐景公的态度感到忧虑,他对晋侯说:“诸侯们已经有了背离之心,如果不用武力威慑他们,晋国必定会失去霸业。” 晋侯觉得有道理,于是大规模检阅兵力,统计下来,晋国共有四千辆兵车,三十万甲士。羊舌肹说:“虽然德行稍有欠缺,但兵力强大可以弥补。” 于是,晋国先派使者前往周朝,请求周天子的大臣前来参加会盟,以此增加会盟的分量。接着,晋国又遍请诸侯,约定在秋季七月齐聚平邱相会。诸侯们听说有周天子的大臣参加,没有敢不来的。

到了约定的日期,晋昭公留下韩起守卫国家,自己率领荀吴、魏舒、羊舌肹、羊舌鲋、籍谈、梁丙、张骼、智跞等人,出动了全部四千辆兵车,浩浩荡荡地向濮阳城进发。晋军扎下了三十多个营寨,整个卫国境内都是晋军的身影。周朝卿士刘献公挚率先抵达。齐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郳国、小邾国这十二路诸侯也都陆续到齐。他们看到晋军阵容强大,人人心中都充满了畏惧。

会盟开始后,羊舌肹捧着盘盂走上前,说道:“先臣赵武,当年误从弭兵之约,与楚国通好。楚灵王没有信用,最终自取灭亡。如今我们国君想要效仿当年践土会盟的旧事,蒙天子赐福,来镇抚中原各国,请各位诸侯一同歃血为盟,以示诚信!” 诸侯们都低头说道:“我们怎敢不听从命令!” 只有齐景公没有回应。羊舌肹问道:“齐侯难道不愿意参加盟会吗?” 齐景公说:“诸侯们如果不服从,才需要通过盟会来约束;如果大家都听从命令,又何必盟会呢?” 羊舌肹说:“当年践土会盟,是哪个国家不服从呢?您如果不服从,我们国君有四千辆兵车,愿意在城下与您一决高下。” 话还没说完,坛上鼓声响起,晋军各营都竖起了大旗。齐景公担心遭到袭击,连忙改变言辞,道歉说:“大国既然认为盟会不可废除,我怎么敢置身事外呢?” 于是,晋侯率先歃血,齐、宋等国依次进行。刘挚作为周天子的大臣,不参与盟会,只是负责监督整个过程。

邾国和莒国因为鲁国多次侵犯他们,便向晋侯诉苦。晋侯在会盟上斥责鲁昭公,还抓住鲁国的上卿季孙意如,把他关在营帐之中。子服惠伯私下对荀吴说:“鲁国的土地是邾国和莒国的十倍,如果晋国抛弃鲁国,鲁国将会转而侍奉齐国和楚国,这对晋国有什么好处呢?况且楚国灭掉陈国和蔡国的时候,晋国没有救援,现在又要抛弃鲁国这个兄弟之国吗?” 荀吴觉得他说得有理,便将这话告诉了韩起。韩起又向晋侯进言,晋侯这才放走了季孙意如,让他回国。从此,诸侯们更加认为晋国行事不公,晋国也再也无法主持诸侯会盟了。史臣写诗感叹道:“侈心效楚筑虒祁,列国离心复示威;壶矢有灵侯统散,山河如故事全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国士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