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你那几个人呢?”
“走了啊!
刚刚有人敲门,他们翻墙跑了。”
“果然有问题,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我也不知道,说是来给我什么任务的。
进屋后他们也不说了,就跟我东拉西扯的。
问这问那,给我都问烦了。”
“你没说什么吧??”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能说啥?”何雨柱双手一摊,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方圆。
眼神还向两名公安示意了一下。
意思也很明显,你看我像白痴吗??
外人还在,你这么问有点像白痴。
方圆也知道自己着急,鲁莽了。
心里惭愧的同时,也升起了一丝怒色。
转头笑着对两名公安道,“这么看来我的猜测没错,今天来的几个人是有问题的。
还要麻烦公安同志继续调查一下。”
“请方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会重视的。”
“还有刚刚敲门那个,时间点上太巧合了,我怀疑肯定有人放哨。”
何雨柱适时地补充了一句。
“那个,我们能问一下,你们是因为什么被人盯上的?
这样我们的追查也好有个方向。”
面对公安的这个问题,两人都有些为难。
何雨柱知道问题不好回答,转身进了屋。
方圆惹的乱,就该她收拾。
虽然她是好心,但何雨柱就一定要接受吗?
坏人的心怀叵测,有的时候就是不如蠢人的灵机一动对人的伤害大。
何雨柱也不是觉得方圆蠢,只是小看了他何雨柱。
方圆瞪了眼何雨柱,转身严肃地对着两名公安,“我的工作证已经给你们看过了,别的你们不需要知道。
我现在跟你们回去,把那几个人的画像都弄出来,你们按照画像去调查。
如果有什么疑问,请向我的上级去了解。”
方圆说完,直接转身向着门卫走去。
边走边想,这么做是不是值得。
早上,方圆走的时候,其实没有反应过来那几个人有问题。
出于女人的好奇心,她是在路上不断猜测着,那几个人会给何雨柱什么样的任务,才会来这么多人。
如果只是简单的任务,那肯定不需要这么多人。
深入想想,她突然间反应过来,越是重要的任务来的人应该越少。
何雨柱平时连班都不上,不可能给他发个任务来这么多人。
结合他父亲简单提起的地下工作经历,再结合她作为何雨柱的联络人的经验。
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所在。
她也没有犹豫,直接找了最近的公安。
如果何雨柱遇到危险,借助公安的力量,起码能对峙一段时间。
哪知道,几人见到她带公安来就跑了。
也幸亏几人没有伤害何雨柱。
不对,他们为什么没有伤害何雨柱?
想着想着,方圆又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皱眉沉思起来。
那些人有问题,没杀何雨柱,就证明何雨柱有有问题的概率。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真的没有得到什么,留着何雨柱是为了以后再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这就跟放长线钓大鱼是一个道理。
如果那些人,没有问题。
何雨柱的做法就有可能是帮那些人掩盖什么。
她的这种做法,会不会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
此时的何雨柱正在想着该不该出去浪浪,方圆的焦虑他注定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权衡再三,何雨柱直接消失了四合院。
香江。
何雨柱从丽晶大酒店出来,直接到了几女的唐楼。
敲了半天的门,哈莉才下来开门。
把何雨柱放进去的时候还有些幽怨。
“你给我安排的什么破活,昨晚我陪她们逛街逛到很晚。”
“你不爱逛街吗?”
何雨柱只是随口一问。
哈莉也没有多说。
她昨晚陪几个女人逛街是事实。
但她睡的晚,是因为半夜悄悄溜出去,调查半山豪宅住户情况去了。
只是从做任务的习惯来说,她只会汇报结果。
中间过程,她不需要汇报。
抱怨逛街的事,也是因为觉得这就是个苦差事,没意思。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楼上走,何雨柱见哈莉半晌没有说话。
提醒了一句,“你跟她们在一起的时候,不用像保镖一样,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
你只要在她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帮忙解决就好。”
“嗯!”
哈莉想明白何雨柱说这话的意思。
她就是陪玩兼打手。
其实在何雨柱敲门的时候几女都已经醒了,起这么晚也不是因为昨晚逛街晚了。
而是路边有点吵,睡不踏实。
听见何雨柱的说话声,都纷纷开门出来。
只是三个人都在门口站着,没有说话。
何雨柱正要往前走,就感觉出来不对味来。
停下脚,从三女脸上一一扫过,转身就向楼下走去。
“今天带你们去逛街,买东西,你们赶紧洗漱。”
“呸!
滑头!”
于莉不管不顾,当先表露出不满。
秦京茹笑笑没有说什么。
她更多是觉得有意思,何雨柱选不选她,她可能会有点失落,但也仅仅如此。
刘岚心中窃喜,她有过丈夫,又生过孩子,又跟过李怀德。
跟众人比,她是自卑的。
何雨柱谁都没选,起码能证明她在他心里,还是有点分量的。
不管是自欺欺人也好,认命也罢,她在这一刻,很满意何雨柱的态度。
……
虽然是何雨柱提议来逛街的,但他对香江真的不熟悉,也就跟娄晓娥逛过一次。
剩下都是买东西,路过。
而作为杀手的哈莉,反而是对香江最熟悉的。
第一是她要扮演各种身份隐藏自己。
第二是她要知道香江大致的区域都有什么,好方便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逃离。
渐渐的,哈莉反而充当起了导游的角色。
她说香江语言,本来就不是很溜。
时间长了,她直接说起了英语。
几女也被何雨柱拉进空间培训过了。
所以哈莉说英文,反而几人听的更明白。
60年代的香江,对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历史,是殖民时期的经历。
而对于那个年代人来说,是新奇。
第三代汇丰银行大厦门前的铜狮。
上环的百年阶梯街道,全长350米,石级与坡道交错,两侧为传统唐楼,是当时居民日常通行的特色路。
位于中环的老楼,60年代外墙上常贴有红色标语。
轩尼诗道,连接港岛东西的重要交通干道。
传统商铺与现代商业在这个时候的这里,既交汇又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