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海城中局势愈发紧张,百姓们生活在惶恐之中,家里男丁都被编户,轮流上城头,妇孺也被安排了许些活计。英娘身为宗室之后,虽寄住在徐府,却心系全城安危。她每日清晨都会前往宝林寺,虔诚地焚香祈祷,希望佛祖能庇佑静海平安,让百姓免受战火之灾。
这天英娘如往常一样从宝林寺出来,正准备回府,突然一阵嘈杂的打斗声从旁边的小巷传来,她心中一惊,快步走近查看。只见一个身形魁梧的男子正肆意殴打两名女子,一旁还有几个护卫倒在地上呻吟。
英娘身边的随从认出被打的正是谭府的云琴和月画,对于静海城的讯息,随从早就打探差不多了,此时见军属被欺负,英娘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别人不清楚圭圣军的情况,她是上层人物,自然有靠谱的消息,谭威依旧在城外抗清。随即英娘救下二女,王猛便也贼溜溜地逃走了。
云琴和月画惊魂未定,见英娘出手相助,连忙向她道谢,英娘轻声询问,确认她们是谭府的人,心中不禁对谭威又多了几分好奇,家人如此忠心,那谭威又能坏到什么程度呢。
与此同时在静海城外,清军统帅多尔衮正谋划着进一步的行动。他派出四千人,分成两队,在周边地区大肆抢劫,并围捕小股明军乡兵县勇充当苦力。这一行动被土字营的侦骑敏锐察觉。谭威得知消息后,立刻展开地图,仔细观察清军的活动区域。他发现那里附近有一个淀湖,若是将军队分别部署在湖的两侧,定能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
“兄弟们,机会来了!” 谭威灵光一现对着麾下将领们说道,“土字营继续密切监视清军动向,圭圣军迅速移到湖泊北侧隐藏,不可暴露行踪。” 将领们领命而去,没有多言语各自准备去了。
清军按照习惯行军兵分两路,沿着湖的两岸大摇大摆地前进,这能互相呼应,是行军的正规做法,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谭威得益于完善的测绘地图和超越时代的侦察训练,早已选好了绝佳的潜伏地点,他下令各营隐藏在上风处,静静等待着清军的到来。士兵们趴在草丛中,屏住呼吸,手中紧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
终于清军小队大部分进入了伏击圈,谭威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出击!” 战鼓瞬间敲响,“咚咚咚” 的鼓声如雷鸣般震撼人心。北风呼啸,圭圣军的铁箭借助风力,如雨点般猛射向清军。清军前锋逆风还击,效果大打折扣,很多箭矢还未射到圭圣军阵前便纷纷落地。
两轮羽箭过后,谭威下令吹起冲锋号,圭圣军的士兵们伴着死亡冲锋号冲入敌阵。他们挥舞着长刀,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清军前锋遇敌,本能的拉开阵形,可是地处水洼,骑兵展开不利。后队的清军见势不妙,也拉开阵型,可是中间是那个淀湖呀,一展开直接成了一字长蛇阵,这是排兵大忌,随后两翼收拢,往中间靠,可还是那个问题,中间是淀湖,空间有限,所以大部分人都压在浅水区。
这可就是现成的靶子了,待清军摆好靶子,圭圣军直接三轮密集箭雨,为了保持清军密度和杀伤效果,清军两翼自然有圭圣军的劲弩部队进行驱赶,一时间湖水赤红,清军意识到已经迟了,不过不愧是早期的八旗兵,真的是勇,最后直接不计伤亡的四散开来,圭圣军乘胜追击,取得侥胜,战斗结束后,迅速收集战场上的物资,然后朝着西南方向转移。
这一战清军遗尸四百多具,损失惨重,而圭圣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犀利的兵器,损失极少,谭威妥善安置了伤员,转移到山区坳里的野村养伤,每个伤员都留下钱财和足够的肉食,那些百姓思维简单,都愿意收留,士兵们看到百姓的支持,士气更加高涨。
多尔衮得知清军被袭的消息后,暴跳如雷,转身下令更猛烈的攻城,怯战者就地正法。
京城之中朝堂之上,君臣们对静海战事极为重视,因增援静海失利,永平军的副将被斩首示众,血溅当场,以此警示众人,其实没用,那个副将就是被养着出事当替死鬼的,人家都讲好价钱了。
如今天雄军屏护京师,围着北直隶跟岳托的西路军绕圈圈呢,山海关更是万不能动的,最多让高起潜督促各州府组织乡勇自保,再抽调早就荒废的卫所兵支援,可结果就是如永平军那样送人头,
最后还是得远水来解近渴,一道道调兵令从京城发出,各地兵马纷纷响应,朝着静海地区集结,意图对清军形成合围之势。而在这之前,圭圣军一次又一次的巧妙袭击,让清军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多尔衮坐在营帐之中,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决定趁着明军援军尚未全部抵达,全力攻打静海城。
清军营地内,气氛紧张而压抑。多尔衮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一众将领,大声下令:“加大攻城强度,务必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拿下静海城!” 将领们领命而去,一场更为惨烈的攻城战就此拉开帷幕。清军动用了床弩、抛石车、佛郎机炮等便携武器,巨大的弩箭、石块、炮弹如雨点般朝着静海城砸去。城墙上守军们被这猛烈的攻击打得抬不起头来,伤亡不断增加。
于堂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军,神色严峻。他深知局势危急,立刻下令让静海的男女老少编户后都上城防御。一时间城内的百姓纷纷响应,男人们手持武器,准备与清军拼杀;女人们则帮忙运送物资,照顾伤员。于堂分工明确,将各种战材都准备妥当,滚木、礌石、箭矢等堆积如山,就等着清军靠近。
攻城战进入到第十二天,清军的攻势愈发猛烈,他们抬着巨大的圆木,齐声呐喊着,朝着城门撞去,厚重的城门在撞击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撞开。同时清军士兵们举着云梯,如蚂跗攀爬。静海守军们也是拼了,他们用滚木礌石砸向清军,用弓箭射击攀爬的敌人。每一次清军的进攻,都被守军顽强地击退。
多尔衮在远处看到这一幕,眉头一直紧缩,他之所以必须攻城,并非孟浪,这是一场豪赌,只要不惜代价得拿下静海,就能从山海关背后插入一把刀子,到时候只要山海关坐不住了,关外得八旗兵丁就会像闻到血腥得豺狼一般冲破关口。至于明军援军,先不说配合度,多尔衮在西边和南边布了十处警哨,安排了三支别动队,若是援军人数少,他一点都不担心,若是援军人数多,警哨必然知晓,然后三支轻骑兵轮番削杀,能不溃而走到静海城下的,多尔衮就给他磕一个,不是看不起明军,目前这就是现实。
他一面下令加紧进攻,一面派人四处收集物资,以维持这场残酷的战争。对于那些畏战不前的士兵,他绝不姑息。一名小校因为畏战,被多尔衮发现后,当场被斩首。“再有畏战者,这就是下场!” 多尔衮的怒吼声在营地里回荡。
正当清军疯狂攻城之时,远方突然扬起一片尘土。一支骑兵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千余骑奔腾而来,马蹄声如雷,节奏居然都在点上。他们势不可挡,在清军的阵营中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撕开一道缺口,直朝着多尔衮的帅旗扑去。
守城的军士们定睛一看,看清了那飘扬的旗帜正是圭圣军的五色军旗,顿时兴奋地高呼起来:“圭圣军来了!圭圣军来了!” 这呼喊声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墙,很快城上万人齐呼 “圭圣军”,那气势惊天动地,振奋着守城军民的人心,连日的截杀和偷袭,圭圣军如同“鬼神军”般,使早就忌惮的清军陷入了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