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江城百里外的官道上,一支商队正借着月色赶路。
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马蹄踏起的尘土在月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微光。队伍中不时传来压抑的哈欠声,就连拉车的马匹都垂着头,步伐越来越慢。
\"停!\"为首的周铁山举起火把,勒住缰绳,\"在此休整一个时辰,老规矩,三班轮守。\"他声音沙哑却洪亮,\"都打起精神来,明日进了江城,把药材出手,人人都有分红!\"
火把的光亮照出他黝黑的面庞,左颊上一道寸许长的疤痕在火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老二,你说这趟能分多少银钱?\"小伍子一屁股坐在草地上,随手扯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
月光洒在他稚气未脱的脸上,照得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憧憬。\"我娘说了,等我攒够二十两,就给我说门亲事...\"
宋老二从怀中掏出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馍馍,用袖子擦了擦,掰成两半。
他将大的一半递给小伍子,小的一半塞进自己嘴里慢慢咀嚼,笑着说道:“省着点花,够给你盖间草屋。”
他抬头望向悬在空中的那轮明月,这月亮银盘似的,也不知家乡的月亮是否一样圆。
行商这条路走上去之后,才知道有多辛苦,虽说有贵人的照拂,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有些苦也是必须得吃的,就比如眼下的星夜兼程,只是为了将货物卖出个好价格。
悬在墨蓝色的天幕上,让他想起老家门前的那口古井——每次离家前,娘亲都会从井里打水给他擦脸。
夜风拂过城外的荒野,带来一丝凉意。
商队三十余人围着几堆篝火歇息,火光映照出一张张疲惫的面容。
他们运送的是上等的黄芪和当归,要在明日赶早市卖个好价钱。
周铁山挎着乌木短鞭在营地间巡视,靴子踩在干草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都给我把招子放亮点!\"他踢了踢一个打盹的值守,\"这离黑风岭虽还有百里,但保不齐有流窜的匪寇。\"
小伍子闻言撇撇嘴,凑到宋老二耳边低语:\"老大也太小心了。有吴师傅他们在,哪个不长眼的敢来...\"
话音未落,宋老二突然绷直了脊背,右手按在了小伍子肩上。
不远处的草丛中传来窸窣声,绝非风吹草动那么简单。
\"抄家伙!\"宋老二暴喝一声,猛地跃起,一脚将篝火踢散。
火星四溅的刹那,一支响箭破空而来,尖锐的哨音划破夜空。
\"山贼!戒备!\"周铁山反应极快,一个翻滚躲到马车后,同时从车底抽出一把寒光凛凛的朴刀。
他的吼声未落,箭雨已至,钉在木板上的声响如同催命的鼓点。
小伍子呆若木鸡,直到被宋老二拽着衣领拖到马车后,才如梦初醒。
\"蹲下!别露头!\"宋老二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反手抽出腰间的短刀,将小伍子护在身边,两人的行迹藏于马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