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正在身边安静做活的王秀秀,程大夫人突然状似无意地问道:“秀秀啊,转眼来程府也好几个月了,这么算算,你也快十八了吧?”
王秀秀听了心中一紧,冷汗瞬间冒了一背。
在这个时代,女子十八九出嫁。
可她作为一个丫鬟,却是没有资格谈论婚姻大事得。
王秀秀心中明白,程大夫人这样问必定有其深意
只得小心翼翼地道:“回夫人,是再有几个月就满了。”
程大夫人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哦,那也不小了,可有中意的人?说出来,夫人给你做主。”
听到这话,王秀秀立刻放下手中的绣绷,跪在程大夫人面前,颤抖着声音道:“夫人,奴婢只想侍候您!求您别不要奴婢!”
程大夫人见状,却是笑着让人扶起王秀秀,说道:“瞧你这孩子!快起来,咱们主仆二人说笑罢了,怎么还吓着你了?”
王秀秀站起身来,苍白的脸色还未完全散去。
随即程大夫人挥了挥手,示意王秀秀坐下,“好了,不逗你了了,继续干活吧。”
王秀秀松了一口气,赶紧坐下来,拿起绣绷忙碌起来。
对于王秀秀的回应,程大夫人是极满意的。
甚至在心里暗自思忖:这丫头果然聪明伶俐,懂得分寸。
王秀秀才刚入府没多久,正是为她做贡献的时候,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她离开?
她才不管王秀秀年岁多大,大不了到时候就在自己身边寻了人给嫁出去,还能继续负责管理她院子里的针线活。
因此,刚才那般问,也只做试探,想看看王秀秀是否全心全意留在程家,供自己驱使。
王秀秀是个识趣的,所以在程大夫人这儿总是错峰干活。
不仅是程大夫人爱吃醋,更是从院里相熟姐姐口中得知,那程大老爷,是个色心过盛的,若不是存了想要攀高枝,还是躲着些为妙。
眼见着差不多就到了程大爷要回来的时间,没等程大夫人发话,她便福了福身自觉离开。
---
“这套里衣倒是比往常的那些舒服许多,是家里新换了绣娘?”,程家大爷昨日歇在大夫人这边,看着给自己整理衣物的夫人闲聊道。
程大夫人笑着回答:“府里的绣娘活计多,用着也不方便,正巧遇到个心灵手巧的丫头,便留在了咱们院子里。”
“哦?什么时候来的,倒是没在你院子里遇到过。”
“来了有些时日,小丫头腼腆,整日躲在绣房里不爱见人,别说夫君了,我也不常见到她。”
不知怎么想的,程家大爷听后,随口就说道:“小姑娘还是要明媚些好。”
程大夫人当时脸色险些维持不住,强撑着将人给送了出去,但心中已是怒火中烧。
程大夫人今年将将四十岁,从年轻到如今,从来都不曾放松过对程大郎的掌控。
她一向对程家大爷的言行极为敏感,尤其是他对年轻丫鬟的态度,更是让她心生警惕。
程大夫人回到房中,气得将桌上的东西摔了个干净。
鲁嬷嬷一见如此,便知道自家夫人这又是在同老爷怄气,连忙上前劝慰。
“夫人这是何苦,别气坏了自个的身子。”
程大夫人却是咬牙切齿,“要我如何不生气?他倒是净喜欢那些个明媚招人的狐媚子,不知道脏臭的!只顾往床上拉罢!”
那天,程大夫人院中的小丫鬟们个个噤若寒蝉,连声大气都不敢出。
王秀秀则一如既往地低调行事,早早去伙房领了饭食,回到自己的小屋中独自用餐。
程大夫人透过窗子,无意中窥到了王秀秀的举动,便问了一句:“她都是自己早早取了饭食自己吃的?”
鲁嬷嬷是真心疼程大夫人,恐她还要生气些有的没的,便张嘴帮忙解释。
“这丫头人笨,又不爱交际,和我提了要自己回屋吃,我见她如此,就应了让她早去半刻,提了饭回来自己吃。”
程大夫人听后,果然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她看来,丫鬟安分守己比什么都重要!
像那些在府中找各种借口偶遇爷们的丫鬟,要她来说,通通打死才好!
当晚,程大夫人身边的玉带就给王秀秀送来了赏赐。
王秀秀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恭恭敬敬地收下了赏赐,并顺手塞给了玉带几个自己闲暇时做的香囊。
后来想来想去,第二天一早,王秀秀又收拾出大半赏赐,并着几条手帕,给鲁嬷嬷送了过去。
赏赐是鲁嬷嬷亲手拿的,自然知道都有什么。
她仔细清点了一番,见王秀秀不仅没有私藏好东西,反而主动将大半赏赐送给自己,心中对她的懂事颇为满意。
鲁嬷嬷在程府多年,见惯了那些为了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的丫鬟,像王秀秀这样懂得感恩,知进退的丫头倒是少见。
是以在看向王秀秀时,眼神柔和,语气中多了几分亲近。
“你有心了,”鲁嬷嬷拍了拍王秀秀的手,语气温和地说道,“这几日大夫人有心要做双新鞋,好去参加宴会,大夫人看中你的手艺,你可得好好准备,别辜负了她的期望。”
王秀秀连忙点头,恭敬道:“多谢嬷嬷提点,奴婢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让大夫人失望。”
鲁嬷嬷见她态度诚恳,心中更是满意,便也多说了几句。
“这次宴会非同小可,夫人可是要去见几位贵客的,你做的鞋子若是能让夫人满意,说不定还能在贵人面前露个脸,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王秀秀听了,心中一动,便趁机问道:“嬷嬷,不知这次宴会是什么场合?夫人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奴婢也好提前准备,免得出了差错。”
鲁嬷嬷见她问得仔细,便笑着解释:“这次是知府夫人办的赏花宴,请的都是全州有头有脸的夫人小姐,咱们夫人费了不少心思才得了这请帖,自然是要好好准备的。”
想了想又道:“夫人平日里最爱牡丹,你若是能在鞋子上绣些牡丹花样,想必夫人会喜欢。”
王秀秀听后,心中有了底,连忙道谢:“多谢嬷嬷指点,奴婢一定好好琢磨,绝不让您和夫人失望。”
鲁嬷嬷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便让王秀秀回去。
果然,几天后,程大夫人便将王秀秀叫到了跟前,吩咐她做一双新绣鞋。
王秀秀虽然此前从未做过鞋,但耐不住程大夫人下了要求,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为着这双称心如意的鞋子,程大夫人特意让王秀秀在她眼前做活,以便随时指点。
王秀秀知这次宴会对程大夫人来说极为重要,恐失去她的信任,不禁更费了许多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