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自从中了毒,身子骨大不如前,如今毒解了,气色也渐渐好转,精神头也足了,每日里能处理更多事务,也能抽出时间来考校苏旭的学问。
林黛玉自从来了扬州,就住在苏府,每日里往来于苏府和林府之间,日子过得也算自在。
她知道苏府有个厉害的嫡母,治家极严,只是远在姑苏,鞭长莫及,顾不得给她立规矩,少了许多拘束。
在扬州的日子,林黛玉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拘谨。
也许是换了环境的缘故,她慢慢地把宝玉也淡忘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时时挂念。
一来二去,林黛玉竟觉得,若是真和苏旭成了亲,倒也不错。
苏旭的性子温和,待人接物总是谦逊有礼,从不摆架子,和她说话也总是带着三分玩笑,七分认真。
和那些动辄就端着架子的男子不同,苏旭更像一个邻家兄长,让人觉得亲切又舒服。
然而,苏旭却又和贾宝玉截然不同。
贾宝玉虽然性子也好,却喜欢和所有的女孩子打打闹闹,举止亲昵,惹人非议。
苏旭却很注意男女大防,除了林黛玉,他和府里的其他丫鬟婆子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不多言多语,更不会有任何轻佻之举。
苏旭的这份谨慎和尊重,让林黛玉很是欣赏,也让她对苏旭更多了几分好感。
在林黛玉看来,苏旭就像一株挺拔的翠竹,既有君子之风,又有温润之气,让人心生敬佩,又忍不住想要亲近。
与他相处,总是轻松自在,没有压力,也不必担心他会像宝玉那般,做出一些让人尴尬的事情。
这样的男子,作为夫婿,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林黛玉每每想到这里,脸颊上就不禁泛起一丝红晕,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甜蜜。
时光荏苒,三年一度的京城会试即将到来。
林如海看着日渐成熟的苏旭,心中甚是欣慰,
便吩咐他道:“旭儿,会试之期将近,你需早做准备,也好安心进京赶考。”
苏旭恭声应道:“是,岳父大人,小婿明白。”
林如海点点头,又想起贾府的来信,眉头微微皱起,说道:“旭儿,贾府来信说老太太甚是想念玉儿,想接她去小住。”
苏旭闻言,却见林如海面露难色,便问道:“岳父大人可是有所顾虑?”
林如海叹了口气,说道:“之前假林忠的事情,贾府还不能洗脱嫌疑,我实在放心不下玉儿。”
苏旭明白林如海的担忧,宽慰道:“岳父大人不必忧心,此番小婿进京赶考,正好可以照看玉儿。”
林如海沉吟片刻,说道:“如此也好,只是老太太乃是长辈,不好推脱,只能让玉儿去了。”
苏旭走后,林如海唤来林黛玉,将贾府来信一事告知于她。
黛玉听闻贾母要接她去京城小住,心中矛盾万千。
一方面,她感念贾母的疼爱,另一方面,她也明白父亲的担忧。那假林忠之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也让她心有余悸。
“玉儿,你心中可愿去?”林如海慈爱地望着女儿,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
黛玉低垂着头,纤细的手指绞着帕子,轻声道:“父亲,女儿一切都听您的安排。”
林如海见女儿如此乖巧懂事,心中更加不舍。
他抚摸着黛玉的头发,柔声道:“玉儿,此番进京,你需万事小心,切莫胡乱轻信于人。旭儿也会一同进京赶考,他会照拂于你,你若有事,便可与他商量。”
黛玉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却泛起一丝涟漪。苏旭,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总是给她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他的存在,就像一颗定心丸,让她在波涛汹涌的贾府中,找到一丝慰藉。
进京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苏旭早已备好马车,亲自护送黛玉前往京城。
一路上,苏旭对黛玉关怀备至,嘘寒问暖,体贴入微。黛玉虽然体弱多病,但这一路上,却精神奕奕,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很快两人来到了接近京城的长安城外,苏旭掀开车帘一角,打量着长安城郊外的繁华景象,心中暗叹,果然临近天子脚下就是不一样,这城建果然气派非凡。
忽地,一个身影闪进他的视线,是个“男子”,身着灰布短打衣袍,低着头,神色慌张。
那“男子”似乎在躲避什么,频频回头张望,眼见着就要撞上苏旭的马车。
苏旭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低斥道:“小心!”
“男子”惊呼一声,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清秀柔美的脸庞,与男子的英气略有不符。苏旭心中一动,这分明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公子救命!”那“男子”急切地开口,声音却有些沙哑,显然是刻意压低了嗓音。“求公子带我进城!”
说罢,从袖中掏出一根金簪,塞到苏旭手中。“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苏旭掂了掂金簪,入手沉甸甸的,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他本不是多管闲事之人,但那女子眼中的焦急和恐惧,却让他有些不忍拒绝。
“你是何人?为何要女扮男装?”
那女子咬了咬唇,似是犹豫了一番,才低声道:“我姓张,名金哥。实不相瞒,家中有些变故,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张金哥?苏旭心头一震,这名字…莫非就是红楼梦中,被王熙凤设计退婚,最终落得自杀下场的那个张金哥?!
他再细细打量眼前之人,眉眼间确实与书中描写的颇为相似。
苏旭心中暗叹,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命运?
他虽不是圣人,但也并非铁石心肠。既是举手之劳,便帮他一把吧。
“你且躲进车内,待过了城门再说。”苏旭低声吩咐道。
张金哥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迅速钻进了马车。
车厢内,黛玉正闭目养神,忽然听到动静,睁开眼来,却见一个“男子”蜷缩在角落里,不禁吓了一跳。
苏旭连忙解释道:“玉儿莫怕,这位是…一位故人,是个女子,路上遇到些麻烦,我便让她暂时躲避一下。”
黛玉虽心中疑惑,但见苏旭神色凝重,便也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马车缓缓驶向城门。守城的官兵拦下马车,例行检查。“路引拿来!”
随从苏礼连忙上前,递上路引,并塞了两块碎银到官兵手中,陪着笑脸道:
“这位官爷,小的家公子是南省知府苏俭苏老爷的二公子,此次进京赶考,顺道带内人探亲。这车内都是女眷,多有不便…”
那官兵掂了掂手中的银子,不屑地撇了撇嘴:“南省知府?在这长安地界,谁认识你家老爷!打开车门,让老子瞧瞧!”
苏礼脸色一变,正要再说什么,苏旭却掀开车帘,朗声道:“这位官爷,我内人乃是两淮盐政林如海林大人的独生爱女,搜查女眷车架属实不方便。望官爷通融下。”
几个兵丁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上前一步。
他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守城兵丁,但也知道盐科的权力之大,更知道林如海在官场上的地位。
得罪了这样的人物,可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领头的兵丁连忙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地赔笑道:“原来是林老爷的千金,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小的们这就放行,这就放行!”
说罢,他一挥手,示意其他兵丁让开道路。苏旭这才放下心来,重新坐回车内,吩咐车夫继续前进。
看着城门缓缓打开,苏旭心中暗自感叹,还是岳父大人的名头好用,自己那个便宜亲爹果然是算家道中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