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顺着茅山紫霄宫的飞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我踏着熟悉的石阶,道袍下摆已被晨露浸湿。山门前的古松依旧苍劲,枝干上那道雷击的焦痕还是三十年前的模样。
\"玄霄师兄?\"守门的小道士揉了揉眼睛,手中的扫帚\"啪嗒\"掉在地上,\"您...您真的回来了?\"
我望着三清殿前袅袅升起的香烟,鼻腔里满是檀香与山雾混杂的清气。三十年红尘历练,走遍九州寻仙访道,最终还是要回到这最初的地方。
\"师父他...\"
\"玉衡真人在后山闭关。\"小道士压低声音,\"自您下山那年起,真人就在思过崖设了禁制。连掌教真人都...\"
话音未落,山道尽头突然传来清越的钟声。九响之后,整座茅山突然云雾翻涌,七十二峰同时亮起淡淡的金光。我怀中的罗盘剧烈震颤,指针直指后山方向——那里正有一道紫气冲天而起。
\"是周天星斗大阵!\"小道士脸色煞白,\"师兄快随我去避灾阁!\"
我按住他颤抖的肩膀,从包袱里取出那枚在蓬莱仙岛得来的玉简。简上刻着的云篆突然活了过来,化作流光没入我的眉心。霎时间,整座茅山的灵脉分布如掌上观纹般清晰可见——后山禁地的灵气正在形成巨大的漩涡。
\"不是灾劫。\"我拾级而上,袖中符箓无风自动,\"是师父在唤我。\"
=====
思过崖前的铁索桥在罡风中摇晃,桥下云海翻腾如沸。我掐了个避风诀,却见桥对面盘坐着的身影大袖一挥,刚凝聚的灵力顿时消散。
\"孽徒。\"隔着百丈深渊,师父的声音却如在耳畔,\"当年你执意下山时,老道说过什么?\"
山风突然静止。我望着对面那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三十年前那场争执恍如昨日。
\"师父说...\"我撩起道袍跪下,\"茅山道法重在守心,若弟子执意入世求那蓬莱飘渺之道,便不必再回。\"
玉简突然从怀中飞出,在云海上投射出万千星图。师父的瞳孔微微一缩——那是他在我下山前夜,悄悄放在我枕边的《混元度人经》残篇。
\"起来吧。\"师父的拂尘轻轻一点,铁索桥顿时稳固如磐石,\"说说你这三十年,都悟到了什么。\"
=====
三清殿的晨课钟响起时,我正随师父走进他闭关的洞天。石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云篆,正是当年我未能参透的《黄庭》要诀。师父的蒲团前摆着个青玉盆,盆中清水映出的却不是倒影,而是蓬莱仙岛的景象。
\"你带回来的东西,\"师父突然转身,\"让老道看看。\"
我从怀中郑重取出那方锦囊。解开系绳的瞬间,一截焦黑的桃木剑尖落在掌心——正是三十年前师父折剑相赠的那柄。
\"东海之滨的桃木...\"师父的指尖轻触剑身,原本焦黑的表面突然剥落,露出内里晶莹如玉的质地,\"果然应了那句'火中取栗'。\"
洞外突然雷声大作。师父猛地抬头,拂尘在空中划出先天八卦的轨迹。水盆中的景象骤然变幻,显示出太平洋上空的翡翠立方体正在扩张。
\"时辰到了。\"师父突然将桃木剑尖抛向水盆,\"玄霄,你可还记得《度人经》首句?\"
我下意识掐诀诵念:\"上清紫霞虚皇前...\"
剑尖入水的刹那,整盆清水化作星河漩涡。师父的道冠突然炸裂,白发如瀑飞扬。他的身形在罡风中渐渐虚化,声音却愈发清晰:
\"今日传你茅山镇山印诀,看好了——\"
七十二峰同时震动。我瞪大眼睛看着师父结出的手印,那根本不是茅山传承的任何一种法诀,而是...而是蓬莱仙岛上那些古碑记载的失落真言!
=====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时,我独自站在思过崖边。左掌心躺着那枚重获新生的桃木剑尖,右手指尖还残留着施展镇山印的灼痛。
山下传来弟子们早课的诵经声,混着晨钟在山谷间回荡。我望向东方——那里,太平洋上空的翡翠光芒正在渐渐淡去。
\"师兄!\"小道士气喘吁吁跑来,\"掌教真人命您即刻去...咦?玉衡真人呢?\"
我摩挲着桃木剑上新刻的云纹,轻声道:\"师父去了该去的地方。\"
袖中的玉简微微发烫。我知道,当太平洋上的星门再次开启时,茅山的钟声会为天下修士指明道路。而现在,该去会会那位在藏经阁等了我三十年的掌教师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