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大学之后,楚希文和楚希安姐弟两人,就都投入了各自忙碌的学业之中,两人可能很久都见不了一次面。
虽然是在同一个学校,但是他们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有时候可能一个月也见不了几次面。
楚希安选择的是机械方向,因为他本来的工作就是从事这一方面的,并且他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停下来学习。
楚希文偶尔给他透漏出来的知识,虽然不多,但也是超过这个时代的。
再加上那本笔记上的一些重要知识。
因此,才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楚希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同班同学,成为了各个老师眼中的好苗子,被着重培养。
在别人还仅仅只是学习理论的阶段,他就已经在学习更深入的课程,还能时不时上手试验。
这时候的国家太缺人才了,碰到这样一个好苗子,教授们自然都是见猎心喜,恨不得一股脑将自己的知识传输给他。
楚希安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痛并快乐着。
楚希文这边也是跟楚希文差不多的情况,她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很多时候知识都是相通的。
再加上她远超这个世界之人的精神力和后世的眼光,因此楚希文学什么都很快,并且还能够举一反三。
很快,她也成为了众位教授眼中的香饽饽,和自己的弟弟享受到了一样的待遇。
……………………………………………………………………………………………………………………………
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时间过得很快。
到了大三的时候,楚希安已经跟着教授进入了一些重要的实验室。
而彼时的楚希文,也早已经进入实验室一年了。
虽然两人研究的是不同方向,但也时不时的就会有合作。
在生活中他们是姐弟,在工作中又是合作伙伴。
这不,两人就共同参与了激光测速仪的研制之中,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很快,两人大学毕业,因为在校期间成绩拔尖,表现出众,又有诸多奖项,两人双双被保研。
被保研之后,他们又继续留在本校读研究生。
忙碌仿佛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过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想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什么出来。
这不,很快姐弟两人就又一起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403核潜艇项目。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在老大哥的帮助下,开启了核潜艇的项目。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在1970年的时候,我们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这才正式面世。
不过第一代也有着诸多的不足,后续国家自然是没有放弃这一方面的升级换代。
这不,楚希文姐弟两人此次进入的项目组,就是403核潜艇项目。
彼时,两人已经不再是实验室中可有可无的打杂人员,两人都已经是可以挑起一些大梁的存在。
与此同时,他们现在也是可以带学生的人。
两人义不容辞,都在尽力不断地为国家培养着人才。
403核潜艇项目成功之后,姐弟两人也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这时候的姐弟两人,已经从国防大学博士毕业,进入了研究院工作。
闲暇之余,也会去学校带一些课,培养一些新生的力量。
这个项目完成之后,两人也算是闲了下来,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
不过很快,他们就又投入了工作之中,周而复始。
……………………………………………………………………………………………………………………………
时间很快就到了九十年代,楚希文还没有忘记她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这个研究方向的原因。
“银河号”的屈辱事件,相信国人都不会忘记。
美方称我们船上携带制造化学武器的前体化学品,要求上船检查,否则将对我们进行制裁。
最后为了我们同志们的性命,国家不得不答应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但却没有一个人会忘记这屈辱。
还有南海撞机事件,那句“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又是多少人无法提及的痛。
即使距离这些事还有一些时间,楚希文也不准备再继续坐以待毙。
她申请了卫星项目,很快带领自己的团队进入了实验室。
这一世,前世发生过的事情依旧如约而至。
不过此时,华国也早就有了自己的卫星,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向全世界宣告,就先遭遇到了挑衅。
华国方面收到了对方不要脸的要求,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于是我们的定位系统全都失灵了,“银河号”迷失在茫茫大海。
同样的事件,同样过程,大家对此都愤怒不已。
不过这一次,结局显然是不会一样的。
当那艘船上的所有人都踩在陆地上的时候,大家还都有些恍惚和不可置信。
不过无疑,庆幸之后大家心中又升起了无限的骄傲,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
而华国也借此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卫星,以后再也不会受制于人。
我们向全世界宣布了华国的强势崛起!
#华国成功发射卫星#
#中美两国冲突,华国胜!!!#
#华国,第三个拥有卫星的国家#
一时间,关于华国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如风般席卷世界各国,这无疑又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家都是震惊且怀疑的,只因在他们的眼中,华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怎么也不可能拥有这种东西。
然后他们永远也理解不了的,是华国人民的信仰和毅力。
这正是因为有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
但即使他们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这场战争证明了华国的实力,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