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洋洋一问,小伙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回答不出来,集体摇头。
“我哪儿都不去,就留在村里。”
“我也哪儿都不去。”
“洋洋!你出去了以后还回来吗?”
“当然,我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姑姑,哥哥妹妹都在这里呢,不回来干啥?”洋洋反问问话的小男孩。
美英很想说点什么,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就狠狠地“哼”了一声,像是要把心口的不满都哼出来。
桃花羡慕的不要不要的:“洋洋!以后你长大了一定要记得我,我想跟着去你沿海城市。”
慧慧不高兴:“你不能跟着我姐姐,她要带我,没空带你。”
这是她姐姐,不能带别人,只能带她一个。
“别吵了,坐下来,我给你们讲海城的事。”
洋洋一句话,所有的小伙伴全都坐在她周围,听她讲海城的大马路有多宽,楼有多高,火车有多长,牛肉面有多好吃。
讲完,她站起来:“我要送柴火回去,等下还来,把这些带回去。你们要是还想再听我讲京都,就赶紧帮我捡柴火。”
“行,我们捡。”
小伙伴们异口同声,不就捡柴火嘛!他们捡就是。
今天跟着洋洋听了不少稀奇事,回家可以说给其他小伙伴听,自己做一回老大。
这趟回来,灶门口堆不下了,上午捡的还没烧完,之前有捡了两篮子,还是压的实实的,倒出来变得蓬松,占了不少地方。
可她们捡的柴火太细碎,不能堆到柴垛子上,只能倒在外边。
头上流着汗,洋洋带着妹妹,两人“吭哧吭哧”将柴火从篮子里都扒拉出来,堆在柴垛子周围。
提着空篮子,再次出发。
坐在家门口没出工的老人都觉得奇怪,这俩孩子捡柴火的速度也太快了,才多久,这就回来两趟了。
这又出去一趟,一个下午捡三趟,够厉害的。
到了山脚下,将之前的柴火装进篮子,洋洋跟着小伙伴们一起捡。
眼看太阳西斜,这是最后一趟,她打算跟着大家一起回去。
照例是她们姐妹俩的篮子先装满,跟他们讲完了京都的事后,大家一起往回走。
洋洋和慧慧的篮子照样压的实实的,别的孩子可就没那么实了,几乎都是蓬松的,一看就知道干活不用心。
到了家,洋洋觉得热,吃力地掀开锅盖,往里舀水,她要烧水洗澡。
她身体弱,不敢洗冷水,必须洗热水。
洗冷水怕会着凉,诱发喘症,在外婆家每次洗澡都是洗的热水。
外婆还会往热水里加艾叶,说是驱寒的。家里没看见艾叶,大热天的她也不用加,就烧水洗头洗澡。
今天流汗太多,头发都湿了,不洗容易长虱子。
这也是外婆告诉她的,如果头发流汗湿了就必须洗,不洗就会长虱子。她可不要长虱子,她的同桌就长了虱子,整天不断挠头。
后来她奶奶给她剃了个光头,被人嘲笑了好久。
邱惊雷下班回来,就看见洋洋端着脸盆要洗头,那颤颤巍巍的样子吓的他赶紧放下自行车,生怕孩子被热水烫着。
“洋洋!你要做什么?爸爸帮你!”
“我要洗头。”手里的脸盆被爸爸端走后,洋洋示意他放在廊檐下,“今天流汗了,不洗会臭,变成臭头。”
慧慧跟着邱惊雷身后嚷嚷:“我也要洗头,我也出汗了,不洗变成臭头。”
“好!爸爸给你们洗,一个一个来。”
试了试水温,觉得有点烫,邱惊雷起身加了一瓢冷水,他经常给慧慧洗头,做这些很熟练。
抱着洋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脑袋仰面朝下,大手稳稳地托着。
洗头也没什么洗发水,用香皂给她们洗。
大人洗头用的是茶树饼熬煮出来的水,小孩子和男娃用的都是香皂。
也不是很脏,就洗个汗臭味,香皂足够了。
爸爸的手力气好大,洋洋闭着眼睛,任由他给自己揉搓,清洗,用干毛巾擦干头发。
洋洋甩了甩头发,没甩出水珠:“爸爸!你擦的好干,比外婆擦的还干。”
“是吧!”邱惊雷摸摸女儿的脑袋,“爸爸是男人,手劲儿大,擦的干一些。慧慧!到你洗了。”
“嗯!”慧慧点头,顶着一头毛茸茸的短发,羡慕地看着洋洋齐耳的长发,“我要留头发,留到跟姐姐一样长。”
邱惊雷端来干净的水,抱起慧慧:“你头发又细又软,还有点黄,留长发不好看。你姐姐不一样,从小她的头发就黑,留长发可以扎辫子。”
洋洋却认认真真地看着慧慧:“你还小,别留长头发,等你到姐姐这么大,能自己扎头发了再留。妈妈每天很忙,没工夫给你梳头。”
扭头看了眼洋洋,邱惊雷感觉十分诧异,这孩子才八岁,怎么什么都懂?
的确,陈风一天天是够忙的,要出工,要照顾孩子,还要做手工,真顾不上给慧慧梳头。
他一个月就休两天,早出晚归的,也没时间照顾孩子,顶多回家侍弄一下自留地。
孩子懂事,他很欣慰。丈母娘说的没错,洋洋自小懂事,不能把她当一般的小孩子看。
给慧慧洗好头,洋洋提出要求:“爸爸!我要洗澡,把洗澡盆拿出来,帮我弄好水,我和妹妹自己洗。”
邱惊雷照做,女儿长大了,可以帮她们洗头,却不能帮她们洗澡,到底男女有别,就算是自己的女儿,也不能帮着做太过私密的事。
给他们弄好洗澡水,叮嘱了一句:“洗完了擦干穿上衣服,别着凉了,爸爸去菜地看看,一会儿妈妈就下工回来了。”
“哦!”
关上房门,洋洋带着妹妹慧慧一起进了大木盆里洗。木盆挺大的,坐两孩子没问题。
两人自己洗前边,后边相互搓,洗干净后一个一个起来擦干,穿上干净的衣服。
陈风下工回来,就看见两个女儿洗的干干净净地坐在廊檐下,拿着蒲扇在歇凉。
再一看柴垛子周围散落的碎柴火,还有灶门前堆着的一堆,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