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村里的里正匆匆赶来。看到捕头后忙不迭行礼,脸上带着几分紧张:“不知官爷前来所为何事?”
捕头摆了摆手说道:“不必惊慌,我们只是路过借宿一晚,明日便走,另外路上遇到两个灾民,你瞧瞧能不能落户到你们村。”
里正一听这话,长舒了一口气,随后赶忙安排众人住宿之处,又看向队伍里两个很瘦的汉子。
“你们之前所住何村?”
高汉子道:“村长,我们是留方村的村民,村里去年蝗灾过村啥也不留,本以为会好点,今年又涝灾,村里人死的死,跑的跑,我们是路上和家人走散的,幸好那日碰到其他镇的县令大人,这才走到这里,希望您能让我们落户。”
“户籍可带身上了?”
“带了,逃荒前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自己的户籍,也是为了若是走散能先找村子落户,也不至于饿死,家人可以以后再找。”
“行,你们把户籍给我,我去查阅后无误就能让你们落户。”
高矮汉子一听眼睛亮了,齐声道:“谢谢村长!”
“不客气,这几日你们先瞧瞧谁家汉子多住个三天,等落了户就能选地方盖房子了,我们村虽然也穷,但一天吃两顿还是可以的。”
“谢谢,一天能吃一顿我们也高兴的。”
云初初有些惊诧,小声嘀咕:“这里的人还一天吃两顿的吗?”
朱秀莹离的近,又学习了武功,内力也是有的,自然也听到了闺女的嘀咕。
于是她弯腰低声道:“他们这里可没有你,更没有你聪慧,很多都只知道种地,或者去镇上帮工赚钱,更没有本钱去做营生,地里庄稼也是看天,一天两顿很正常了,咱们村没搬之前也是如此,只不过你年纪小不记得。”
“这样啊,那为啥不自己种蔬菜,或者水果,养鱼啥的,这样不就多少能赚点。”
“这个就是娘说的固步自封了,她们不会种蔬菜,也不知道该怎么打理,出来的菜品相也就很差,而且有银钱他们都会去买粮食,这些蔬菜他们哪敢想。”
“这样啊,在村里待久了,我还以为大家生活都挺好呢。”
“你啊,咱们一路过来也看过路上行走的村民,他们大多还是补丁衣服,脸色也没有咱们村人好,更别提吃肉了,咱们家如今和这些村民相比那就是天与地,所以可不能随便露富。”
“知道啦。”
晚上。
云初初和朱氏被安排到了一户农家闲置的屋子,两个汉子则跟着其他村民帮忙安置马匹草料之类的,县令则是住在了里正家。
夜晚来临,村子里燃起篝火欢迎县令的入住,村民们拿出自家的食物招待众人,但那些食物说实在的,云初初觉得自己难以下咽,都是些黑面馒头和野菜糊糊。
魏晋林也只是吃了几口黑面馒头就停下了,吃惯了香满楼的食物,突然吃糠咽菜的还真不习惯。
看着里正老头那慈祥的面容,云初初有些恻隐之心,她悄悄离开,跑到自家马车里面,从空间买了二十斤的玉米种子,还有一些红薯苗,还有鸡毛菜种子。
返回的时候背着来到里正身边坐下,“里正爷爷。”
“怎么了?”里正老头回头笑道,这女娃娃粉雕玉琢,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看着也是善良。
“我们两天后就到京都了,我这里有一些种子和红薯苗,本来都是送给京都的亲戚的,看大家愿意免费拿出食物给我们,所以拿出一部分送给里正爷爷。”
“这,这怎么行,那是你的东西,我不能收。”
“您还是收下吧,也不是只有爷爷一人的,我这里有个主意,不知道您要不要听听?”
“你说。”
“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就种地里,红薯苗是现在就种,鸡毛菜种子也是,只有这黄色的玉米粒是六月中旬种下,和小麦一样打理方法,
等长出来后那红薯苗成长十五天左右就可以把分支剪下来种,到时候能成活多少就看几率了……”
云初初将方法说了说,听得里正眼眶红红的,他没有怀疑,因为村里五岁多的孩子已经懂很多了。
“真是太感谢你了,按你说的,留一部分鸡毛菜来让它结种子对吧?”
“对,那玉米可以留整个村的种子量,剩下的用石臼捣碎筛筛,粉末可以用来蒸窝窝头,其它的用来做饭吃,管饱。”
“好好好,没想到今日遇着贵人了,我在此感谢丫头你的恩德,不知你姓啥?”
“姓云,在魏大人管辖内,以后有机会我还会过来瞧瞧的。”希望自己带来的种子可以让他们多一点生存的希望。
“谢谢。”里正郑重而又认真的给她鞠了一躬,吓了她一跳。
“里正爷爷,不用……”
“该的,我一定按着你说的做,希望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村里的情况能不让你这丫头失望。”
“里正爷爷客气,我也这是不忍心。”云初初笑笑,之前她拿着黑面馒头没吃的时候,村里围在篝火旁的小朋友那眼馋舔嘴的模样她都看见了,还有身上不合身的衣服,想想自己村的孩子,还真是差别极大。
然而,就在大家欢声笑语之时,突然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
众人皆惊,里正尴尬解释说是村东头那家的孩子生病了,看了大夫也不见好。
云初初听了,心生怜悯:“里正爷爷,我娘亲学过一些简单医术,不知道能不能去瞧瞧?”
里正老头惊讶,看了一眼朱氏,“还真是不可貌相,请。”
朱秀莹无奈,她想说自己哪里会医术,但看到自家闺女眨眼的模样想着应该是有对策,便起身跟着去了。
到了一家篱笆外,简陋又有些破旧的房屋门大开,里面传出小孩子的哭声。
里正老头儿道:“就是这家了,其实也就是他们家没钱治病拖的久了,真是可怜呐。”他摇摇头,眼中充满了无奈。
“刘琴,村里来了一位外地大夫,你要不要让她给你儿子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