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长就在我们家说吧,我去给你们倒茶。”
“呵呵,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
云承山去准备茶,有想做生姜生意的中年男人开了口。
“村长,我是做蔬菜生意的,这生姜我想从你们村,或者其他两个村长期购买,不知道行不?”
“当然可以,我们种来就是卖的,另外我们村还有土豆,不知你们收不收?”
“土豆?那是什么?”一人惊讶道。
赵程疑惑道:“你不知道?就是土豆啊,那东西吃起来和红薯有点像,而且蒸炸煎煮都行。”
“这……,还真不知道,能否让我等瞧瞧?”
“能,我们村刚挖了一批,等我问问承山。”
正在这时,云承山刚好走了过来,听见这话便应了。
片刻后。
几人纷纷摇头,一人道:“这还真没见过,没毒?”
“呵呵,当然没毒,我们都已经吃过一年了,另外香满楼有些菜就是它的加入才更好吃。”
“这样啊,你们怎么卖的?说实话,我们是其他城镇过来的,廖兄还是京都来的,都没见过此菜。”
“我们这土豆若是自己卖就是二十文一斤,你们直接从这里取就是十五文一斤。”
那几个外乡人听了价格后互相看了看,来自京都的廖玉率先开口:“这价格可不低啊,毕竟我们也不知道这土豆运回去好不好卖。”
旁边的云承山笑了笑:“几位有所不知,这土豆产量高,一亩地能产不少,而且保管容易,不会轻易坏掉。”
众人听闻沉思起来,做蔬菜生意的中年男人说道:“村长啊,你看能不能先少进些货,我们拿回去试试,如果销路好,咱们再谈长期大量进货的事。”
赵程点点头:“行嘞,这也是人之常情,那先按百斤的量给各位带走,咋样?”
众人表示同意,随后云承山安排村民将新鲜的土豆装好给他们。
那人付了钱后,带着土豆就准备离开村子。
临走前,廖玉道:“村长,若这土豆真如你所说那般好,日后必有重谢。”
另外与之合作雨伞生意的两人中的一人道:“云老板,我们回去后就会着手让人来这边开设作坊,不知那边的地都是谁家的?”
“我家的,你们想用便能长期租用,不是本村人没法购买。”
“行,那下次来咱们就商量商量,我等先告辞了。”
“好,祝各位一路平安。”
道别后,赵程点头笑着送别他们,心中满是期待,想着村里的土豆要是打开了外面的市场,以后村子肯定能越来越富裕。
“村长,我建议村里人可以多买一亩地种蔬菜,今日不是来了两位做蔬菜生意的,到时候与之商量一下,村里人也不用自己出门去卖,安全不少呢。”
“对啊,还是你小子想得周到,等他们再来我就提提,这两天召集大家伙开个会,其他两个村得空时我去通知。”
“行。”
……
去往京都路上,几辆马车前行,后面是五辆板车,每个板车上都有一个捕头驾着马。
马车内,云初初掀着车窗笑道:“魏伯伯人可真好,这样咱们也不用雇人送货了。”
朱氏点头,“嗯,魏大人是个好官,再有三天就到京都了,希望不会出什么意外。”
“不过,这和咱们那次走的路好像不一样,这次碰到好多村庄呢。”
“应该是魏大人要体察民情吧,一路上观察过去到了京都也好反应给上面。”
“哦,这边人我瞧着都面黄肌瘦的,咱们会不会被抢粮食啊?”
“这个……,说不准,但有县令在,那些村民瞧见捕头应该就不会抢了。”
“那也不一定,我瞧见有两个村民鬼鬼祟祟跟着咱们队伍呢。”
朱秀莹惊诧,“在哪?”
“远处那棵大树后面呗,我瞧着脸上黑黄,眼窝也深,要是晚上肯定要吓我一大跳。”
朱氏担忧,“等中午休息和县令大人说一声,看是怎么回事,你别出手。”
“行吧,但他们要是伤害娘亲我还是要动手的。”
“尽量在没咱们这些人那里,娘不想你被人关注,这对你来说会有更多未知的危险。”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午时,队伍停下来休息吃东西,正在吃的时候从后方窜过来两道身影,快速夺走云初初和朱氏手里的馒头。
云初初眉头微拧,要不是娘亲不让她乱出手,非得踢一脚不可。
“谁!”有好几个捕头立马起身,抓着腰间的佩刀。
“大人,好像是灾民?”有捕头不好确定的看着不远处猛啃馒头的两个瘦汉子,他只能这样叫,毕竟只有灾民才会抢食物。
“莫慌,先等他们吃完了再问。”
没多久。
两个汉子吃完了馒头,拍了拍瘪瘪的肚子,对着众人露出讨好的笑容。
其中一个瘦高些的汉子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们,俺们饿坏了,实在没办法才抢的。”
县令皱了皱眉,严肃问道:“你们为何如此潦倒,家中难道没有田地耕种么?”
矮个子汉子苦着脸回道:“大人呐,俺们村去年遭了灾,蝗虫过境啥都不剩,家里人都饿死了,只剩俺俩,村里人也都逃的逃,死的死。”
云初初心中不忍,看向县令:“魏伯伯,他们也挺可怜的。”
魏晋林微微点头,转头对两个汉子说:“你们既已犯了错,本应受罚,但念及你们受灾的情况,这样吧,你们随我们一同上路,到下个村镇便留下来,帮忙干活换吃食,总好过这般抢夺他人之物。”
两个汉子一听,连连磕头称谢,之后,他们便跟着队伍一起出发。
一路上,两个汉子表现得很勤快,帮着捕头们照顾马匹,搬运一些轻便物品。
云初初和朱氏偶尔也分给他们一些干粮,就这样,队伍继续向着京都前进,只是这小小的插曲,让大家心里都多了些别样的情绪。
待到了离京都最近的一个村庄时,他们改道进了村子。
在村口嫌唠的村民看到捕头睁大眼睛,有人慌慌张张的去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