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充盈整个办公室,温暖包裹着躁动不安的唐辉。
他脱掉羽绒服随手扔在椅子上,露出洇出大片汗渍的衬衫。
他不是因为葛喻上班时间摸鱼而脸色难看,是因葛喻对‘郑州小二代’的态度而心慌难耐。
电脑的屏幕荧光在玻璃幕墙上投出双重倒影,左边天涯论坛首页弹窗《全城追凶!母亲跪行千米换不来富少承诺》,“爆”字图标熔岩般滚动。
右边是爱心水滴筹的弹窗不断跳出捐款到账提醒:元、元、.8元……数字像滚油滴在他太阳穴上。
这就是琛哥说的那把伞,那把所有人举起的伞,能为曹春遮挡住病魔这场暴雨的伞!
他伸手去够咖啡杯,发现指尖在杯壁敲出细密的颤音。
他没有去关注爱心水滴筹日活百万的数据,只在为曹春感到高兴,同时也会参与这件事中感到骄傲。
但当目光转到办公桌上时,内心又隐隐不安。
一颗心悬在空中,总落不到实处。
晨报在柚木办公桌上摊开,头版照片里跪行母亲的身影被加粗黑框锁住,标题是《被嫌弃的玛利亚》。
圆珠笔在指间转第三圈时,论坛突然跳出新提醒。
他瞳孔骤然紧缩,悬着的心陡然猛烈的跳动了一下。
有人贴出Ip追踪教程。
冷汗顺着尾椎爬进皮带,阳光从12楼斜切进来,像手术灯照亮他藏在显示器后的半张脸,苍白的没有一点血色。
玻璃幕墙外,报业大厦LEd屏开始滚动\"寻找目击者\"通告,他的倒影与空中连廊上奔跑的记者们重叠成扭曲的鬼影。
暮色吞没城市时,捐款数跳到了元,而某技术论坛的标红帖已突破十万点击——《Ip溯源进行时:锁定郑州金水区某写字楼》。
他突然自顾自笑起来。
中央空调出风口似乎飘着油印车间的味道,混着楼下便利店新到的晨报清香,在喉头酿成一口腥甜的锈。
暴雪将至!
琛哥事前提醒过他,他可能会被全网讨伐,面临无法想象的舆论压力。
他以为,他做好了准备,但真的到了眼前,内心竟有一种舍身成仁的悲壮。
不过,他并不担心自身,因为他相信琛哥。
以琛哥的仗义,不会陷他于不仁不义的谩骂中。
且当初他提醒过琛哥,他和曹春用一台电脑Ip地址相同,有可能会暴露。
而琛哥并不以为意。
以他对琛哥的了解,一步三算的琛哥,定然已经料到这个事情的走向,且对后续有了预案。
他即使十分不安,也没有给许琛打电话问个究竟。
因为,他要做的,便是静静等待对他命运的审判的到来。
……
东风路与文化路交错口的商业街路段,人来人往。
许琛蹲在马路牙子边,手指夹着烟,拿着诺基亚8800Sirocco打着电话:“小白,Ip追踪教程、Ip锁定郑州金水区某写字楼的帖子发出去了吗?”
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声音,夹杂着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一听这声音,许琛就猜到小白在网吧里。
小白不耐烦的声音传来:“张菲!你特么玩劲舞团小点声,空格键都被你干碎了!”
吐槽了一句张菲,他才回许琛的话:“放心吧,两篇帖子我已经上传了。”
顿了顿,知道许琛具体计划的小白提醒了一句,道:“老许,这两篇帖子一发,可是把小辉架在火上烤啊!你想过他身份暴露后面临的压力了吗?”
许琛目光无意识的扫视着来往的人群,弹了弹烟灰,没有回话,反而问了小白一个问题:“小白,你知道爱心水滴筹现在的日活是多少吗?百万以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什么?”
“意味爱心水滴筹现在的热度已经跻身头部网站,可以与三大门户、天涯论坛等相提并论。
我让公司升级了服务器,开发了带论坛的新版本,只等时机成熟,顺势吞下这波流量,真正的在互联网领域站稳脚跟。
然后便是拉投资,谋求上市,一举成为身价数亿的互联网新贵!
这个网站在我心里的份量比你想的要重的多,承载的东西也更多,唐辉是我选的这个网站的台前人,这场舆论风暴是我给他的最后考验。”
电话那头的小白沉默了。
他明白了许琛的意思。
他们这个以许琛为主导人的圈子,是慢慢磨合,共同经历了马武那件生死抉择后形成的。
而被许琛寄予厚望的唐辉,想真的融进这个圈子,也得经历一次考验,得到许琛的认同。
小白问:“怎么算经过考验?”
“面对媒体、舆论、铺天盖地的压力,他一个人默默承受,没有扯出幕后事情。”许琛话里内容很残忍,他说的浑不在意。
“你啊,是真特么狠,媒体、民众、网民、唐辉,你是把所有人玩弄在鼓掌之间。
唐辉最惨,就因为你对他寄予厚望,所以这次估计得被扒了皮肉、拆了骨头,整个人被碾碎了、揉烂了,露出内里的芯子,让你看个明白。”
“别说的我十恶不赦一样,最起码苗苗的肿瘤有钱治了,咱们的网站弯道超车了,唐辉通过考验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啧啧,老许,你知道我最服你的是啥不?最服的就是你明明在戏弄人心,偏偏还把所有事给弄成的策算。”
爱心水滴筹的百万日活数据流被炼化为道德资本,Ip追踪教程成为操控公众情感的量子芯片。
对唐辉的考验被包装成光明的未来承诺,商业伦理也在现实压力中完成蜕变。
苗苗的肿瘤治疗费如同薛定谔的猫,既是真实的救赎又是虚拟的道德筹码。
这种将人道主义情怀编码为商业算法的操作,正在被郑州街头的那个年轻人导演着。
许琛可没那么多心思。
他笑笑,起身跺了跺蹲麻的腿,望了眼身后转租的店铺,说:“别给爸爸戴高帽子,你在学校不是没啥正事吗?带着给紫气大道店装修的人来郑州,我租了个店铺,需要装修,工期很赶!”
“你整的太快,我有点跟不上你的思路,你不是帮曹春筹钱去了吗?怎么又租了个店铺要开店啊?”
“咱们壹家茶饮开了两个店,模式已经成熟,是时候走出新手村到更大的江湖上闯荡闯荡了。
行了,你记着赶紧来,我挂了,电话费挺贵的!”
说着,不等那边小白说话,他啪的挂了电话,把手机揣兜里,笑着走向身后的店铺。
那些从紫气大道移植来的装修模板,是他以后标准化扩张的基因图谱,也是消费主义美学的传播孢子。
当霓虹灯箱在文化路次第亮起,这些店铺将成为孵化新世代消费信仰的街头教堂,每个扫码支付成功的提示音都在为他成为新时代的资本加冕。
店铺里很空旷,之前是个零食店,两边还摆着铁架子。
两个中年男人在吸着烟说着话,一个是店铺的老板,另一个赫然是蜜雪冰城老板张红超。
许琛对郑州不太熟,因为租房租的急,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地段好的房源。
他便想到了一直在这块厮混了十几年的张红超,给张红超打了电话说了这事。
张红超也爽快,没几天就帮他搞定了店铺的事。
“刘哥,店铺我挺满意,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今天就把合同签了?”许琛走进店铺,对店铺老板刘贺笑道。
刘贺也笑,“小老板真爽快!行!咱们今天签合同。”
张红超看着这处店面,颇为羡慕,对许琛竖了个大拇指,敬服的说:“许老板,你执行力是这个!我说开店,店面选了好几个,还没定下来呢!”
“别喊许老板,我喊你超哥,你喊我小琛就行。”许琛笑呵呵的样子,哪有一个老板样,完全就是一个青春活力的学生嘛。
他提议道,“我看旁边还有家店铺转租,你干脆开我旁边得了。你的蜜雪冰城正好和我的壹家茶饮做邻居。”
刘贺适时插话:“那感情好,隔壁也是我的店铺,刚好能在今天一起把合同签了!”
许琛一指刘贺,笑侃:“嘿!超哥,你瞅这人,这才是会做生意的高手!咱们辛辛苦苦开店挣的钱,最后全进了他的兜,咱成给他打工的了。”
一句话说完,三人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