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出了金陵城,这一连数日几乎都是在船上度过,一踏上小岛,小长风仍然感觉脚下不稳,眼前的景物也亦如波浪般上下起伏。
细细打量这个小岛,入眼尽是黑色的礁石,也就在近岸的沙滩处,有着几丛低矮的灌木。姬重玄携着小长风沿缓坡上行,一只受到惊吓的海龟,摇摇摆摆地就逃入水中。站在小岛的最高处,脚下浪击崖壁,“轰隆”声响不绝,环顾全岛,居然能尽收眼底,看起来最多也就数里方圆。
“师父,我们的山门难道不是在海的另一边吗?”
强忍了数日,小长风终究还是问出了心中疑问。
“呵呵,为师何曾说过咱们的山门是在海的另一边,我要带你去的乃是不为人知的另一方天地。”
“另一方天地?那又是什么地方?”
“怎么?害怕了?”
小长风低下头,嗫嚅着道:“那我们还能回来吗?是不是去了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爹爹了?”
“能的,为师能带你过去,就自然能再带你回来,只不过你若是不用心修行,回来也不过还是一个凡人而已。更何况你的身体还存有隐患,为师虽然能帮你压制一时,但是想要彻底根除,却是还要靠你自己才行。”
小长风虽然也知自己身体似乎有些不妥,却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反而是对姬重玄口中的那句“凡人而已”大感不解。
“师父,那不是凡人难道还是神仙吗?”
姬重玄抚摸着长风的头顶道:“神仙!或许我们修行到尽头,真就是你口中的神仙,但是我们还有另一个称呼,那就是修士。”
长风将握在姬重玄手中小手抓的更紧了一些,仰起小脸坚定地道:“师父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修行,绝不会让师父失望。”
其实姬重玄知道,小长风之所以这么说,或许只是为了能够早日再与爹爹相会,自己目前还无法取代一个父亲在他心中的地位。
“很好,以你的修行资质,将来的成就一定会在为师之上。我知道你心中记挂着父亲,但从今之后,师父就是你身边最亲的亲人,并将一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你。修行之路漫长,为师最多也就只能陪你走上一程,想要成就大道,却还是要靠你自己努力。”
小长风闻言,竟是出神地望向远方,然而就在那海天相交的尽头,却见有三个黑点时隐时现。
“咦?师父你看,那可是那三艘大船?”
“嗯,不错,不过不用去管他们。”
牵着小长风向回走了几步,姬重玄却是低头掐指,闭目沉思起来。沉思了片刻,忽然向一个方位丈量了几步,然后从怀中取出来一面杏黄小旗,“啵”地一声,那面小旗居然应声插入了坚硬的岩石。在插下了那面小旗之后,姬重玄又开始掐指演算起来。用了不到盏茶功夫,姬重玄一共向着六个方位,各自插下了一面小旗,待将六面小旗全部布下,却又从怀里摸出来六颗晶莹剔透的晶石。那晶石只有小指大小,但这六枚晶石却又颜色不一,其中三蓝两红,另外一枚却是青翠欲滴。而此刻在小长风的眼中,这每一枚晶石,都感觉是那么地渴望,尤其是那两枚火红色的,更是让他生出了一种想要据为己有的冲动。
然而姬重玄却是将那六枚晶石,分别抛向了六面小旗,抱起了小长风便安坐在了旗子的中间。小长风好奇地观察着师父的举动,却见姬重玄不知为何,又将其中的一枚红色晶石给收回了掌心,郑重地揣回了怀里。
“闭上眼睛,放松心神。”
小长风乖乖地闭上了双眼,姬重玄将他又往自己的怀中紧了一紧,然后单手掐了一个指诀,分别向着那五枚晶石各自点出一指。刹那间,那五枚晶石立即便光芒大盛,红、蓝、金三色光芒,竟然充斥了周遭数丈范围。姬重玄并指如剑,一道剑芒般的灵力,便注入进了那最后的一面小旗。
小岛的上空突然间就风起云涌,那风也不知从何而来,竟打着旋儿地直冲天际。小长风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觉耳边的风声越来越是尖锐。他有心想要偷偷地瞄上一眼,但是双眼仅仅是睁开了一道缝隙,便已经被劲风吹得泪流不止。仅仅是又过了片刻功夫,头顶上便又传来了滚滚雷音,而周围数十里的海面,全都笼罩在了漆黑的乌云之下。
小长风忽然感觉,有一股粘稠的热流滴落在头顶,却也不敢伸手去摸。而此时的姬重玄已然是口溢鲜血,却又不得不往最后那面小旗中继续注入灵力,不然便会前功尽弃,或许那将再也难回他想要回去的那个所在。就在姬重玄即将坚持不住,打算取出他揣进怀里的那枚晶石之时,而在他的头顶上方,却忽然就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旋涡。
姬重玄右手袍袖一卷,那六面杏黄小旗便被他尽数卷入袖中,左手死死地抱紧小长风,腾身便跃入了那黑色旋涡,眨眼间便消失在原地。小长风只感觉整个身体都在不断地塌陷,就像是被吸进了一个狭小的罐子一般,然而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便完全失去了意识。
此处小岛周围的异象,一直持续到深夜才渐渐收敛。被洗礼过的海面上,竟散落了无数破碎的船板以及上百具浮尸。大明正德七年四月十一日,江浙沿海遭受大风。传闻有龙虎山天师途径吴淞一带,对此次天灾竟然早有预测,提前两天就告知了沿海乡民,以至于大风入境的扈渎一带,均未受到人员损失。
“师父...!”
小长风悠悠醒转,感觉自己还依偎在师父的怀里,便轻轻地唤了一声。
“你醒了,可还好吗,有没有哪里感觉不适?”
小长风仔细感受了一下,晃了晃脑袋道:“没有,我好像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可又什么都想不起来。”
从姬重玄的怀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四处打量,在他的周围,处处都开满了一丛丛黄色的小花,鼻中满是那熏人的花香。不远处甚至还有几棵不是很高的果树,上面挂满了不知名的青色果子。而在他们的左右两边,却是直上直下的山崖绝壁,没想到他们竟是置身于一座山谷之中。不知为何,小长风感觉眼前的色彩居然是如此明艳,就连山间的鸟鸣,也是更加地悦耳动听。
“师父这是哪里,为什么风儿感觉吸入腹中的气息,都带着一股香甜。”
“这里叫做长春谷,你看那些黄花,就叫做迎春花,此地因为群山环绕,所以寒暑不分,一年到头都是四季如春,乃是咱们山门的一处秘地,也是培育药草的地方。”
“师父到底什么才是山门,是家吗?”
“山门啊,就是我们修行的地方,你就当做是家好了。所不同的是,山门里还承载着咱们的道统,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姬重玄将小长风负在了背上,便沿着山壁往一个方向行去。这个峡谷虽然不宽,却很是狭长,一时半刻竟然也看不到尽头。
“师父,这里就是你所说的那另一方天地了对吗?外面的人是不是并不知道这里?”
“不错,其实这一方天地,也是从那外面的大世界中脱离而来。此地之人都管这里叫作东华州,不过我们修士却也将这里唤作昆虚圣境。对于外界之人来说,几乎皆不知这方天地的存在,更是无人知晓如何进出此地。而圣境中人,虽然知道外面还有另一方世界,不过却也无法轻易外出。能出入这里的方法,就只掌握在有数的宗门手中,但秉承着上古先圣遗训,却又不得将此间的一切透露给外界知晓。”
小长风想到师父既然能带自己进来,那师父口中的山门,必定便是那有数的宗门之一。既然如此,那只要自己好好修行,将来说不定也有将爹爹带入此地的一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谷中的鸟语花香,小长风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要如何才能将一个世界从另一个世界中给剥离出来。
姬重玄似乎能猜到小长风的心中所想。
“你是不是在好奇,此地到底是如何而来?”
“是呀师父,我感觉这里好像和外面的世界也没什么不同?”
“其实为师对这处空间的来历,所知也不尽详,而且其中大多还都是得自一些传说。”
“哦,是一些什么传说?”
“你可听过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补天我知道呀,爹爹以前和我说过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架,输而发怒,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洪水泛滥,就连天上也出现了一个大洞。女娲娘娘见世人可怜,便炼制出来了五彩石,来修补那个大洞,又砍了一只大乌龟的四条腿作为支柱,将天给撑了起来。”
“你说的不错,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这个故事还有一些后续。”
“那又是怎么说的?”
“说女娲当初将天修补好了之后,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却又联合了几位大神,将不周山连根拔起给隐藏了起来。如此一来,却是导致大地破碎,被分裂成了几块,高山被夷为了平地,大海变成了山川。所以现在外面的世界,也早已不再是远古时期的模样。”
“那岂不是要死很多人?”
“那个时候人本就很少,而在共工怒撞不周山后,这世上就更是没剩下几人。”
“那...那...女娲娘娘将不周山给藏到哪里去了?”
“几位大神扛着不周山一直飞入了大海,然后又用阵法将它和大片海水给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结界。这个结界就是现在的昆虚圣境,而那不周山又叫作太山,所谓的挟太山以超北海,便是由此而来。又因为此地位于太山原址的东方,所以又被称之为东华州,”
“师父你是说我们现在就在太山脚下?难道这旁边的就是不周山?”
“哈哈哈...自然不是,这里可要比你想象的要大上许多,就是比之外界的大明,那也不遑多让。”
“啊?您不是说只是一座大山吗?”
“这话原也不错,但据说女娲曾将一块息壤植入这片大地之中。那息壤乃是天下少有的至宝,可以使土地不断生长,无数岁月下来,这东华州纵横就已经超过了万里之遥。”
“那息壤竟然如此神奇,那这东华州岂不是还会越长越大?”
“其实这也不过只是传说而已,而真正的原因,应该还是出于当年的那场地势变迁。既然沧海都能化作桑田,那这里的海水退降,露出了海下的陆地,也就算不得什么稀奇之事了。”
姬重玄这么一说,小长风倒也能够听得明白,不过他心中有一个疑惑。
“既然这里只是一个被圈起来的结界,那不知结界的边缘又是什么样子,是一堵墙吗?”
“当然不是,在东华州这片大地的四周,那也是无尽的大海,海中也有着数不清的岛屿,这其中就有外界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岛。在距离陆地千里之内的海域,叫作内海,而千里以外则被称之为外海,又叫作迷乱海。乃是东华州最大的生死禁地,里面尽是茫茫白雾,一旦深入其中,几乎就再难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