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你现在,好了啊?”
陈五眼睛瞪得滴溜圆,围着裴璟转了一圈。
裴璟嗯了一声,任着他打量。
陈五第一反应是去看他的脑袋。
“你这......手术怎么做的啊,我听他们说,脑子里瘀血的话,做手术得把脑袋劈开呢,这才几天,你恢复好了?”
裴璟一愣,随后跟他解释。
“没开颅,因为出血的地方在丘脑内侧,第三脑室这边,位置太深,开颅的话很危险。”
陈五听得云里雾里。
啥叫丘脑,啥叫第三脑室,这孩子,不是治好了吗,说两句话怎么更听不懂了。
看出两人鸡同鸭讲,许辞音碰了碰裴璟的胳膊,替他跟陈五解释。
“相当于微创吧,在头顶上开了个小孔,用那种几毫米的神经内镜伸进去,按着提前设定好的路走......”
陈五咽了口唾沫,两条眉毛皱得跟毛毛虫一样。
“都......都在脑袋顶上打洞了,还叫微创啊,听起来这么危险,你们搁哪做的手术,市医院吗。”
“不对,这种的,咱们这肯定做不了吧,不得去鹭城啊?”
“这得花多少钱啊......”
说罢,不等裴璟开口,陈五抿了抿嘴,嗫嚅着问道:
“你......找着你爸妈了啊?”
裴璟根本插不上嘴,只好点了点头。
陈五呼一口气。
“找着了就好,找着了就好,可不能再麻烦人家许小姐了......”
说越多越难解释,裴璟只好跟陈五撒了点谎,说自己是在鹭城做的手术,是许辞音陪他去的,两人过完年才回的逢洲。
或许是因为之前听许辞音跟他说过瘀血的事,对于裴璟的恢复,陈五只是惊讶了几分钟。
问了几个问题,确定裴璟真的不傻了之后,陈五又语重心长起来。
“手术了好啊,装了这条假腿之后我才知道,当个健全人多好,起码出去不用拄拐,也就不害怕出门了,反正都是两条腿走路,没人会注意你。”
“你也是,能恢复,都是上辈子的造化,这么年轻,什么都不耽误,该上班上班,该赚钱赚钱。”
说得嘴干,陈五喝了点水,见两人依旧黏在一块,看着也没什么隔阂,就试探着提了一句。
“好好对人家,听到没。”
见裴璟很认真地点头,陈五盯着他看,突然笑了两声。
“怎么看起来跟之前差不多呢,还傻了吧唧的。”
裴璟作势去拿桌子上的汤圆盒。
“你别吃了。”
陈五咧着嘴,跟许辞音调侃:
“你看看,你看看,我说吧,跟之前一个德行。”
匆匆聊了几句,两人跟陈五告别。
推开门,冷气迎面而来。
太阳完全落下去,周遭是一种朦胧的黑。
口袋里是陈五硬塞进来的没拆封凡士林,物业给保安发的,防冻手。
裴璟想起他最后的那句话。
“你看看你那嘴,都裂出血口了,多喝水啊,抹点保湿的。”
脸有点发烫,手里拎着东西,裴璟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许辞音。
走着路,许辞音被他盯得不自在,
“看我干嘛?”
裴璟指了指自己的嘴唇。
许辞音装看不懂。
“不是说让你多喝点水......”
裴璟气极反笑,抬手搭上她的肩膀,往怀里按了按,垂眸问道:
“谁咬的?”
许辞音看他一眼,站在原地,指了指自己唇边的细小伤口。
“狗咬的。”
裴璟表情愉悦,低下头,很快地在她唇角蹭了一下,认同道:
“嗯,小狗咬的。”
电梯缓缓升上八楼,小区设计是两梯两户,中间有消防门隔开,两家互不打扰。
邻居是对年轻夫妻,比许辞音早装修了一个多月。
两家几乎同时完成,房子也都在散味阶段,没住人。
电梯门开启,楼道里,感应灯亮着。
迎面看到自家防盗门,许辞音愣了愣。
“谁贴的对联?”
将近一个月没来,本以为会落点灰尘,没想到不仅门前空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大门也被人擦过。
对联位置选得很贴心,用胶带粘在了一旁的瓷砖墙上,仔细一看,下面还带着物业公司的名字。
许辞音有点受宠若惊。
小区物业费不贵,更何况她还没入住,送对联就算了,怎么还给贴上了。
“陈五贴的。”
听裴璟语气笃定,许辞音眨了眨眼。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许辞音注意到,邻居家的入户门蒙了层薄薄的灰尘。
门把手上,挂了个印着硕大名字的红袋子,应该是物业给每位住户都发了新年对联。
指纹贴上,防盗门应声开启。
按开新家客厅的灯,许辞音第一眼看到了窗户上的倒影。
两人并肩站着,风尘仆仆,手里还都拎着大包小包,莫名像一对归家的新婚夫妻......
对自己莫名其妙的联想无语,许辞音摇了摇头,企图将这个乱七八糟的想法晃出脑袋。
见她不管不顾地往沙发走,裴璟眨了眨眼,拎着鞋套跟上去。
掀开防尘布,许辞音往沙发上一坐。
裴璟蹲下身子,给她套鞋套,声音慢慢悠悠。
“不是你自己说的吗,进家要不然换鞋,要不然就套鞋套。”
许辞音不认账,一头扎进沙发里。
“我好累啊......”
“那我来弄。”
裴璟洗了洗手,没找到纸巾擦,只好甩了甩水珠,朝茶几走去。
解开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袋子,他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几个塑料盒,还有一小瓶食用油,连带着一包火柴,打火机,还有几捋棉花。
许辞音拽了个抱枕压在胸前,认真地看裴璟窝在小凳子上,一脸严肃地捣鼓那一堆东西。
“你先把灯取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插上火柴,每个都捻上棉花,最后把油倒进去就可以点了。”
硬面蒸成的面灯,每个都做成小碗状,方便装油,边上捏了边,代表月份,一共做了十二个,十二个月。
在许辞音记忆里,这么正式地过一次元宵节,已经是很小时候的事了。
“现在过节,大家都是直接放蜡烛了,除了在老家那边,外公外婆他们,基本没人愿意费时间做这个。”
裴璟低头琢磨那堆火柴,还不忘接许辞音的话。
“那我们以后每年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