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不开,速速离去!否则格杀勿论!”郁沉云身旁的一小兵朝下喊道。
郁沉云瞧见城楼之下,众人面面相觑,而后陆续站起身来远离城门。
可这些人也没走多远,只是远离了城门约百步之距后,他们再次朝城门方向跪下,乞求城楼上的将领开城门给他们一条生路。
郁沉云握着弓箭的手攥得更紧了些。
“擅开城门者,杀无赦!”
他将手中弓箭扔给一旁的守城士兵,转身朝城楼下走去之时只冷声留了这么句话。
郁沉云原本打算明日出兵攻城,但妇孺老弱堵在城门外,大军一出,为防这些人寻隙入城生乱,便首先得取他们性命。
也就是说,要攻城,得从这些人的尸首上踏过去。
这些人前来,他约莫知道敌军的想法。
占城后,因着对城中百姓的善举,敌将大抵是觉得他面对百姓弱者会心软,故而派了这么些人堵在城门外。
若他不忍动手,即便不开城门,就这么僵持着也是好的,能为竹荣争取更多休整的时间。
敌将是在用竹荣百姓的性命来与他的人性做赌。
若他猜得不错,城外那些百姓里,应是有敌军奸细,一来是瞧瞧能不能混入城内,二来是监视这些平民百姓,让他们不得离开城门太远。
所以这些百姓赶不走,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走,而是因为他们走不了。
一旦大军出城,这些人也定会在奸细的指挥下拼命往城内赶、往军中队伍钻,到时他也不得不杀了他们。
两军对战,郁沉云向来无惧,可杀老弱妇孺……
若是将人绑入城内,奸细混迹其中,无疑是给城中士兵增添麻烦和危险,郁沉云不打算绑人。
他是金安的将,首先对金安的子民和士兵负责,城外之人,该杀便杀。
说服自己后,郁沉云召军中将领议事,继续安排次日攻城事宜。
前一百人去往城门,郁沉云只是射箭威胁、并未取他们性命后,敌将又从城内放出几十个十岁下的孩童,让他们去往城门处求士兵开门。
士兵来报郁沉云城外多了不少孩童时,郁沉云面色阴沉,眸寒彻骨。
再不应对,只怕城外这等势弱百姓会越来越多。若是应对杀妇孺孩童,城内百姓知晓后定会生怨滋事。
所以,速战速决方为上策。
迅速出兵攻城,打断敌军所有谋算,城内百姓也来不及知晓滋事。
数百妇孺孩童之命,便就看大军出城后,他们有没有胆量逃了。
若他们逃离战场,郁沉云的兵自是不会穷追不舍,但若他们迫于敌将威压非要扰军滋事,便也就怪不得他心狠。
思定之后,郁沉云当即下令,整兵出发,提前攻城。郁沉云忙着整兵之时,城门外又多了不少老人。
城门开,城外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但只一瞬,这亮色便化为惊恐不安。金安大军黑压压一片从城门内走出,马蹄哒哒声响不停,士兵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得地面都微颤。
已有孩童的哭声响彻边城天际,鸟惊骤散,惊恐的人却呆站在原地,似是有些无措。
“去!快!全往城内去!敢逃的,你们城内家人一个都活不成!”
人群中有一奸细压低声音朝众人说道。
话落时已有好些妇人老人颤着双腿牵抱着孩童迎着金安大军的方向走去。
剩下一些人面对这威压的气势害怕得连路都难走稳。
在奸细再次催促时,一个怀抱婴孩的妇人大骂了一声“去你老子的去!你们打仗败了,何苦拿我们的命作贱!”
那妇人咒骂完便一手抱着婴孩,一手随意扯着一个孩童往金安军队的反方向跑。
什么家人的死活,她不在乎!
她在家好好的带孩子,军中之人二话不说闯进她家里就要抢人,那些人说每家可以留一个青年和一个孩子,女人和老人以及余下的孩子都要被带走。
当时她想留下自己怀里这个襁褓婴儿,结果她那公爹和丈夫都说怀里这个丫头片子不顶用,执意留下那嫂嫂家的大孙儿。
她知世道艰难,也知人大都自私,她也自私,若她有得选,她定是会保自己的孩子而后才考虑嫂嫂家儿子的死活。
可惜她没得选,也没一个人肯帮帮她留下这刚出生两月的婴孩。
所以她抱着孩子站在了此处,等着丧命。
但她为何不能逃?城门前下跪敌军没有取他们性命,她只要逃了也许有一线生机。
她要逃,带着自己的孩子,号召这些同样无辜的人,她要逃,她想活。
那妇人的反抗引起了众人的混乱,有不少孩童见着她拉着人跑,也跟着她跑,有老人残障也抬脚缓缓跟着她的方向走,这场面出乎奸细意料。
为了控制局面,奸细拔出匕首便朝那妇人扔去,匕首正中妇人左背,穿透她的身体。
与此同时,郁沉云的箭射穿奸细心口。
奸细与妇人同时朝地上倒去。
血溅满地,孩童们吓得或惊叫跌坐在地,或四散逃开。
郁沉云的第二支箭落在一个看似年岁大些的孩童身旁,那孩童惊叫之余,赶忙爬起身拔腿就跑。
其他孩童虽仍在哭泣,但也懵懵懂懂陆续爬起身跟着方才离开的人跑走。
人群四下散开,混在人群中的奸细便不难辨认。
郁沉云搭箭急攻,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矫健躲开,他收弓拔剑,策马进击。
金安出兵攻城的消息传至敌军耳中,眼见郁沉云率军兵临城下,郑离策划应对之时,为了拖延时间,他将城中抓来的剩余妇孺孩童尽数推出了城门。
也有不少人出城便逃,但也有不少人为了城内的家人赤手空拳便要与金安士兵搏斗。
“攻城不退!拦者必杀!”
郁沉云坚定威严的声音穿透兵戈声响传入众人耳中。他此话喊得极为声大,也不知是喊给自己听,还是喊给麾下士兵听,亦或是喊给这些手无寸铁的竹荣百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