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到了,到了,快来接新人下车吧。”
男人的声音随着屋里人的目光转向门口,变成女人的声音。镜头穿过黑暗隧道逐渐变亮。最后停在一辆马车前。
话说那日玉箫母女四个,坐在马车上。那一晚,漆黑寂静的夜晚。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抢亲的人把玉箫母女四人用马车拉到这个离家三十华里的小镇上。
可是玉箫母女四人却不知道。他们被抢亲,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走了多远的路。
娘四个被刘晨下了蒙汗药都头脑昏昏沉沉的,一路的颠簸更是令母女四人昏昏欲睡。
想精神起来头脑发晕又精神不起来。想睡,不知道把自己拉到哪里去,又不敢睡。
渐渐的耳边的风声小了。车轮的碌碌的声音没有了。车身不再颠簸了。这时候就听帘子外面一个女人的说话声:
“来了来了,到了,到了,快来接新人下车吧。”
玉箫娘这时候身体总算有了一些力气。她掀开帘子,天已经透亮了。初升的太阳从掀开的车帘照射过来,正没心没肺的抚摸着母女四人。
她看见车停在一个宽敞的大院子里。这院子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不过比陈家大院那可是小多了。
车子转过影壁墙就看见宽敞的正房里热火朝天的人来人往。初升的太阳映出来红彤彤的颜色。
原来这姜员外早已经打马先行,回家告诉下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新房布置好了。点燃了一屋子的红蜡烛。红彤彤的幔帐,红彤彤的被褥。红彤彤的窗花,在红彤彤的蜡烛照耀下更显喜气。
姜员外穿着喜服、站在房门前,在红彤彤的背景下等候着他那朝思暮想的、通过种种手段终于到手的新娘子。
“大吉大利,新人下车。”这时候就听见一个甜翠的女声喊道。
马车到了,早已经有人提前进去通报。一个四十多岁的小脚老太太,带着几个壮小伙,打着两盏红彤彤的灯笼,在车下迎接他们。
灯笼还没吹灭。看他们那个样子已经站立等了很久了。
玉箫娘的脸映在朝霞里,面庞也有些红润。遮盖了一夜的疲劳。她看见车下站着好些男人。
不禁回身把女儿都拢在身后。警惕的看着车下的人。拿眼睛扫一圈,透着灯光看见一个穿喜服的高大男人走了过来。
到跟前一看,是姜员外,他走到车旁,冲玉箫娘点头示意:
“到家了可以下车了。”
玉箫娘就认识这一个人。她刚要跳下马车。就见一个精壮的男人来到车旁边,背靠着车,把玉箫娘挡在车上。
玉箫娘愣怔在车上,她用身体护住了三个女儿。
这里就是土匪头子占江龙的家。玉箫的娘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姜员外。
那四十多岁的小脚女人,就是吴妈。她指挥着四个小伙子,依次排在车旁边。他们挨个的把玉箫母女四人,从车上接下来。一人背一个。
当地一个民俗。新嫁娘进门前,脚不能着地。要用小叔子来背进门。于是母女四人都被背下了车。
第一个被背在背上的玉箫娘,她不放心女儿。他爬在那人宽厚的背上,等着三个女儿依次被三个小伙子背在背上。才放心的一起走。这时候早已经有人拿来红盖头盖在玉箫娘的头上。玉箫娘掀起红盖头一角,她在看着她的三个女儿。
那个背着玉箫娘的男人年龄比其他三个小伙子都大一些。他走在最前面。后面背着最小的女儿走在第二个位置。依次是背着玉箫和姐姐玉笛的小伙子。
玉箫被那个男人背着。她从男人的脖子后看着娘和姐姐、妹妹。就感觉眼前有个黑影。她又仔细的找那个黑影,原来是那个男人的脖子上的那块黑色的胎记。
她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她被人从井里捞上来的那一天。那个脖子后面有一块胎记的男人背着他一步一步的把她送回家里。
“不要。”
一声喊叫把玉箫的思绪拉回来。她这时候看见姐姐玉笛不让她面前的男人抱着。
玉笛挣脱着下地,她要抱妹妹。弄得那个要背她的小伙子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的看着吴妈。
“随她吧。”吴妈冲他点头说道。
那小伙计就放下玉笛。玉笛又来到另外一个小伙子身边抱过来自己的小妹妹。拉着她的手来到他娘的身边。
玉箫看到姐姐和妹妹都在地上走,她也和姐妹一起手拉着手,跟在背着娘的那个男人在后面慢慢的走。
玉箫感觉这个院子是那么的长,他们走在四周都是人在围观的院子里。前面的人背着玉箫的娘,姐妹三个像护卫兵一样的护卫在娘的身后。
进到堂屋,屋里一些人在准备宴席。姜员外亲手把玉箫娘从背她的男人的背上扶下来。直接放在撒满瓜果的炕上。最先给他介绍吴妈。
“这是吴妈。有什么事你可以找她。”
姜员外指着身边用手扶着的那个小脚老太太,给玉箫娘介绍。
“吴妈您好,以后我们娘四个可就全托付您的照应了。”
玉箫娘不知道这吴妈的身份,冲吴妈鞠躬行礼。还不忘伸手把自家的孩子拉拢到身边。手里拉着两个小的。姐姐站在玉箫的身边和玉箫牵着手。
“大太太这是说哪里的话。哪里要托付给我的。要托付的可是我们家大老爷。我只会照顾好你们的。”
她说着话端详着玉箫娘。
“大夫人好俊俏啊。我们家大老爷有福了。要说托福,还得是我拖了你们的福呀。”吴妈看见玉箫娘冲她行礼,她慌忙还礼。
吴妈说着伸手就要帮他抱最小的孩子。玉箫娘拒绝了。她站起身抱起来最小的女儿,带着两个大女儿,他们跟着引路的人进了一间更大的屋子。
屋里香气弥漫。红彤彤的。大红色的幔帐,炕上铺着大红色的被子。被子上撒满红色的大枣、栗子、红色的果蔬。大红色的喜字,大红色的窗花。红色的蜡烛点亮满屋子的喜气。桌子上放着糕点水果。烟酒糖茶。
玉箫娘一看这样的场景。她是过来人。她知道这些布置都是为迎娶正妻进门的标准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