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坦白
阿九怀中的承欢突然啼哭起来。
阿九慌忙拍着孩子的背哄,却见怀中小儿挣得脸通红,藕段似的胳膊直直指着东墙的博古架——那只半人高的青瓷梅瓶正沿着冰裂纹渗出暗红水珠,在紫檀木架上晕开水痕。
";小少爷怕是惊着了。";
老仆佝偻着背快步上前,枯树皮似的手掌猛地捂住瓶身裂口。
腕上翡翠镯子撞上瓷瓶,发出";叮";一声脆响。
瓶身连同底座微微转动,有细小的齿轮咬合又松开的声音。
白寒眯起眼,那老妇虎口厚厚的茧子,分明是常年握刀磨出来的。
白寒顺势按住阿九微颤的肩膀:“乖,带承欢承意去休息”
阿九抬头时眼眶发红,却咬着唇抱起承欢,又去牵躲在八仙桌下的承意。
女童攥着绾君的衣角不肯松手,被绾君一根根掰开手指。
";承意乖乖,跟着爹爹去吃糖糕。";
绾君蹲下身抚平女童抓皱的衣摆,声音温和得像在哄猫儿。
白寒盯着他发顶的玉冠,那是郡守昨日才赏她的羊脂玉,此刻映着窗外雷光竟泛出青灰色。
老仆浑浊的眼珠在三人身上打了个转,最终停在绾君脸上。
少女眼皮都没抬,指尖在青瓷瓶裂口处轻轻一叩。
老妇立刻躬身退到门边,脚步轻得像踩着棉花,可那落地的时候却又稳又重。
窗外惊雷乍现,白寒看见他瞳孔深处掠过一道金芒——那是前朝皇室代代相传的";重瞳";异相。
她随郡守大人做事许久,见识阅历都涨了许多,对前朝的事,也曾听郡守大人提过几次。
只是直到今日,才知有人藏得如此之深。
白寒指尖抚无意识摩挲着琴尾焦痕,想起郡守前日赏赐这宅子时意味深长的笑,神色莫名。
那串铜钥上缠着褪色的五色丝,正是前朝皇子束发用的";续命缕";。
此刻满室陈设都显出异样:案上青铜貔貅镇纸缺了右爪,恰与太庙失窃的礼器图样吻合;墙角的缠枝莲纹青瓷缸里,几尾红鲤额间皆生着金斑——前朝皇室在御苑池中特养的";龙睛鲤";。
“郡守待你之心,真是诚挚。
难怪要送我三进的大宅,十二个奴仆,还特意把你塞给我当学生。";
绾君提起桌上茶壶,斟了一盏茶,捧着茶托的手稳得可怕。
“老师。”
惊雷在茶汤里炸开涟漪,";雨前龙井。";绾君捧盏的拇指压着盖沿三寸,正是《御茶录》记载的";敬师礼";。
白寒的手指擦过盏托,却没接茶杯,";这官窑盏,倒比郡守府的正品还薄三分。";
";官窑盏烧得薄,是因掺了昆仑玉粉。";
少女声线清凌凌破开雨幕,滚烫茶雾漫过他微翘的眼尾,
";前朝制瓷秘法第七卷写过,老师可要验看?";
这茶盏胎体透光,确比郡守书房那套更轻巧三分。
郡守是前朝余孽的事实不言而喻。
至于她身前的这一位,怕是更加尊贵。
与皇室血脉沾边是没跑的了。
她叹了口气。
“何必呢,我区区一介平民,何德何能,担得起你一句老师。”
“遇见您的时候,我只是个逃荒的乞儿。”
“我只是个举人,既无功名,也无才干,为什么要选择我?我们相逢于萍水,你就不怕我将你的消息透露出去?”
“ 您妄自菲薄了。您的奇思妙想,超脱这世上大部分迂腐之人,有您做老师,是我的荣幸。”
白寒心里一惊。
她在政见上确实和现在的官吏十分不同。
但是为了避免被人瞧出异样,她自以为藏得很好。
却不曾想还是被看了出来。
“若我不答应呢?”
如今虽然战乱频发,但若是改朝换代,百姓们只能陷入更大的苦难。
少女倔强地抿了抿嘴,忽然直直地跪在地上。
“这山河未必易主,我只求个公道,或出一份力。”
惊雷劈亮屋梁的刹那,白寒神色深沉:";前日你为承意讲的故事..《沧浪君传》里前朝谋逆的太孙,最后死在第几章?";
";死于忠义。";
绾君仰头绽出个破碎的笑,";学生昨夜读《沧浪君传》,见那太孙剖心明志,倒比史书记载的忠烈许多。";
";故事结局如何?";
";太孙焚尽十二道水闸,以一身骨血..换了满城百姓的生路.";
";好个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