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与周瑜日夜兼程,其实早已赶至赣江上游那关键的缺口之处。一抵达目的地,孙策便如困兽般心急如焚,周身散发着难以抑制的焦躁气息。他在战船内大步来回踱步,靴子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急切的声响,每一步都似在催促着出兵救援。终于,他猛地停下脚步,转向周瑜,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中满是忧虑与急切,大声说道:“公瑾,兄长如今被困柏山,生死悬于一线,咱们怎能这般按兵不动?必须即刻点齐兵马,顺着这缺口杀下去,迟一分,兄长便多一分危险呐!”
周瑜面色沉静如水,神色间却透着成竹在胸的自信与从容。他不慌不忙地抬手,示意孙策先冷静下来,声音沉稳且条理清晰:“伯符,且先莫急,听我细细道来。袁术那厮为人狡诈多疑,行事向来谨慎。战争伊始,他必定不会轻易以身涉险,现身于水军之中。退一万步讲,即便咱们凭借勇猛冲破了他的水军防线,还有那固若金汤的城池横亘在前。到那时,咱们不仅难以给予袁术致命一击,反倒可能让他寻得机会,借机逃脱。咱们谋划许久,筹备多时,费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心血,若是不能一举成功,将袁术彻底击败,立下全功,那岂不是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周瑜微微顿了顿,目光深邃而坚定,望向柏山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山水,看到被困在那里的马超。他接着说道:“依我对袁术的了解和对战局的分析,咱们不如暂且按捺住性子,耐心等待时机。等到兄长在柏山之上,被围困得看似山穷水尽、弹尽粮绝之时,袁术必定会以为大局已定,胜券在握,从而放松警惕,现身水军之中,亲自前来督战,妄图亲眼见证兄长的败亡。届时,便是咱们的绝佳时机!咱们只需瞅准时机,一举截断袁术水军的退路,将他及其主力部队全部围困,便能来个瓮中捉鳖,将其一网打尽。如此,袁术之乱才能得到彻底平息,扬州的战局也将就此尘埃落定,咱们此番精心谋划的战略目标才能得以完美达成 。”
孙策听着周瑜的分析,内心虽依旧焦急如焚,但理智告诉他,周瑜所言句句在理。他紧咬嘴唇,腮帮子微微鼓起,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就依公瑾所言,咱们再等等。这等待的每一刻都煎熬无比,只盼着能早日给兄长解围,也定要让袁术那老贼插翅难逃!” 于是,孙周联军暂时按兵不动,在赣江上游严密布防,同时密切注视着柏山与袁术水军的一举一动,整个营地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息,一场决定胜负的惊心动魄的决战,正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悄然酝酿 。
又过了两三日,袁术的耐心被一点点消磨殆尽。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柏山的方向,脸上满是烦躁与不耐。这几日,天气也愈发阴沉,乌云如墨般翻涌聚集,沉甸甸地压向大地,眼看又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袁术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再次派出使节上山招降,并咬牙切齿地叮嘱道:“此番上山,你告诉马超,若再不投降,等大雨一下,他们在山上更是绝境。如今战马都吃光了,难不成还能吃石头?让他别再心存侥幸,乖乖归降才是活路!”
使节领命,匆匆登上孤山。再次见到马超,他一改往日的傲慢,神色冷峻,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马将军,我家主公已是仁至义尽。这是最后通牒,如今暴雨将至,你等在山上孤立无援,粮草断绝,还能撑多久?莫要再执迷不悟,速速投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马超依旧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拱手道:“还望使节回禀袁公,此事重大,我等需从长计议,实在难以仓促答复。”使节一听,脸色骤变,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袁术得到回复,顿时暴跳如雷,一脚踢翻了身旁的桌椅,怒吼道:“马超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全军听令,即刻准备出战,我倒要看看,他凭什么在这洪水之中负隅顽抗!”
一时间,整个水军营地沸腾起来,士兵们匆忙奔走,整理兵器、检查战船,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随着袁术一声令下,战鼓擂动,袁术军的战船如离弦之箭,朝着柏山迅猛冲去。船头高高翘起,劈开浑浊的江水,激起层层白浪。水军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江面,手中的兵器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寒光。
马超等人早已严阵以待,见敌军来袭,立刻指挥山上的士兵们全力反击。弓箭手们迅速搭弓上箭,利箭如雨点般朝着袁术军射去,“嗖嗖”的破空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江面上箭雨纷飞,喊杀声震耳欲聋。
双方短兵相接,士兵们挥舞着兵器,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江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令人胆寒。袁术军仗着人多势众,试图强行登岸;而马超军则凭借着地形优势,居高临下,顽强抵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得难舍难分。
就在战局陷入胶着之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转眼间便成了倾盆大雨。狂风呼啸,吹得战船剧烈摇晃,士兵们在风雨中站立不稳,视线也被雨水模糊。
暴雨让双方都陷入了困境。袁术军的战船在波涛中难以操控,进攻节奏被打乱;马超军在山上也被风雨吹打得睁不开眼,防守变得愈发艰难。原本激烈的战斗被迫放缓,双方都暂时收起了锋芒,在风雨中苦苦支撑,谁也没能占到便宜,只能等待着雨势稍歇,再继续这场生死较量 。
就在双方于暴雨中艰难支撑,战局陷入僵局之时,江面上突然隐隐传来了战船破浪的轰鸣声。起初,这声音还被风雨和喊杀声掩盖,难以分辨,但随着时间推移,声音越来越清晰。只见远方的雨幕中,隐隐约约浮现出一排排战船的轮廓,正朝着战场飞速驶来。
原来,孙策与周瑜率领的援军终于在这关键时刻赶到了。战船在暴雨中疾驰,船头劈开层层巨浪,激起的水花与雨水混为一体。每艘战船上都插满了孙氏的旗帜,在狂风中烈烈作响。孙策站在船头,身披黑色披风,被雨水浸透的披风在风中肆意飞舞。他手持长枪,目光如炬,穿透重重雨幕,紧紧盯着战场,大声嘶吼:“兄弟们,加快速度,救兄长要紧!”声音在风雨中回荡,充满了无尽的豪情与力量。
周瑜站在一旁,镇定自若地指挥着船队。他的羽扇虽被雨水打湿,却依旧沉稳地挥动着,有条不紊地发出一道道指令:“各船听令,保持阵型,左右包抄,截断袁术水军退路!”战船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分成两队,如两条黑色的蛟龙,朝着袁术水军两侧迂回过去。
此时,正在与马超军鏖战的袁术水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纷纷转头望向后方,脸上满是惊恐与慌乱。在风雨的肆虐下,他们的战船已经摇摇欲坠,如今又面临着被包围的绝境,士气瞬间低落至冰点。
而柏山上的马超等人,看到援军赶到,顿时士气大振。马超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振奋,大声喊道:“将士们,伯符和公瑾来支援我们了,杀出去!”士兵们齐声高呼,在马超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般朝着袁术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反攻 。
袁术军此刻正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一半兵力还在艰难攻山,与马超军杀得难解难分;另一半兵力仍在水中,战船随着波涛晃荡。孙策周瑜的战船如神兵天降,瞬间将他们打得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袁术站在旗舰上,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孙氏援军,脸色煞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混着雨水滚落。他的双手微微颤抖,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六神无主,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怎会突然冒出这么多战船?”
杨弘同样神色凝重,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目光快速扫过战场,急切地向袁术建言:“主公,形势危急!对面水军来势太过凶猛,咱们不能再这样两面受敌。况且柏山上的马超虽勇猛,但下不了水。咱们应立刻下令,让攻山的将士先撤下来,退回战船上,集中兵力专心对抗这突然出现的孙氏战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袁术听后,如梦初醒,连忙点头,扯着嗓子大喊:“快,快传令下去,让将士们都撤回来,回战船!”传令兵迅速挥动令旗,急促的号角声在风雨中响起。然而,由于战场混乱,士兵们一时间难以有序撤退,攻山的部队在马超军的猛烈反击下,伤亡惨重;水中的战船也在孙氏援军的冲击下,不断有船只被撞翻,士兵纷纷落水,惨叫声不绝于耳。
袁术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着撤退,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望着逐渐逼近的孙氏战船,暗暗叫苦,只盼着将士们能尽快撤回,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可混乱的局面让他的希望愈发渺茫,一场惨败似乎已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