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底,意大利局势风云突变,墨索里尼被软禁,意大利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盟军也借此机会试图进一步瓦解轴心国势力。为了彻底稳住意大利的国内局势,同时孤立盟军,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救出墨索里尼。
希特勒将这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交给了素有“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之称的奥托·斯科尔采尼。斯科尔采尼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他从德军最精锐的第7空降团1营中,精挑细选了60名具备高超特种作战技能的队员。这些队员个个身经百战,拥有出色的战斗素质和应变能力。他们秘密筹备,制定了周密的营救计划。在复杂而危险的环境下,凭借着精湛的战术和无畏的勇气,成功将墨索里尼救出。
获救后的墨索里尼,在德国的全力支持下,不久后于意大利北部的萨洛重新建立了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这个新政权完全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德国借此掌控了3000万意大利人和超过80%的意大利工业产值,使其成为德国在战争中的又一重要助力。然而,意大利也因此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一边是墨索里尼依靠德国建立的傀儡政权;另一边是以巴多格里奥为首,投靠盟军的意大利王国政府。两个政府各自为政,意大利人民陷入了迷茫,不知该听从哪一方的号令。很快,双方的矛盾便激化,在亚平宁半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意大利的土地沦为了残酷的战场,无数民众因此流离失所,家园被毁。
远在东方的大明王朝,其统治者朱由检密切关注着欧洲局势的发展。通过墨索里尼被救以及意大利的混乱局面,朱由检清晰地认识到,德意两国狼狈为奸,妄图合伙霸占欧洲,根本无意让大明王朝涉足欧洲事务。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以德意两国当时的处境,若缺少大明王朝这个盟友,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迟早会走向失败。权衡利弊后,朱由检决定不插手德意两国的内部纷争,而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目光投向了希腊在土耳其海岸附近的岛屿。
这些岛屿原本属于土耳其,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希腊趁乱全部抢走。土耳其不仅失去了这些岛屿,周边海域的控制权也一并丧失。收复这些岛屿,一直是土耳其人的夙愿。朱由检看准时机,认为大明王朝攻打这些岛屿,在法理上德国和新成立的墨索里尼政府无法干涉,因为墨索里尼的傀儡政权对这些地区并无实际管辖权。于是,大明王朝印度洋海军在30万海军陆战队的紧密配合下,向希腊在地中海的岛屿发起了进攻。
大明军队行动迅速,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效的作战部署,将希腊在地中海的岛屿逐一占领。土耳其人得知此消息后,兴奋不已,他们全力支持大明王朝的行动,渴望借此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岛屿。双方一拍即合,大明海军陆战队负责冲锋陷阵,夺取岛屿并驱逐岛上的希腊人;土耳其人则负责在岛屿被占领后进行守护。在双方的紧密配合下,大量岛屿易主,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盟军的关注。
原来,意大利人在背后不断向盟军施压。希腊作为意大利曾经的占领国,如今虽由投靠盟军的巴多格里奥政府管理,但在意大利人眼中,希腊的土地仍与他们息息相关。意大利人向盟军控诉大明王朝抢夺希腊岛屿的行为,要求盟军为其“主持公道”。盟军因此产生了严重的战略误判,他们认为大明王朝军队有占领希腊全境的意图。一旦大明成功占领希腊,凭借其强大的海军优势,将对南部的巴多格里奥政府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巴多格里奥政府成为软骨虫,又投靠了大明王朝,这是盟军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盟军内部对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英国首相丘吉尔坚决要求出兵希腊,打击大明王朝的军队,夺回被占领的岛屿。他以大国自居,一直热衷于干涉希腊事务,在他看来,如果盟军不进军希腊,不帮助意大利守住希腊,投靠盟军的巴多格里奥政府很可能会再度倒向德意明三国联盟,这对盟军的战略布局极为不利。然而,美军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在地中海与大明王朝军队展开决战的时机尚不成熟。美国深知,英美的战略核心在于欧洲大陆,首要目标是打败德国。意大利距离德国更近,只要解决了德国,英美法俄等国联合起来围殴大明王朝便有绝对的胜算。此时将兵力和精力浪费在希腊,无疑是不明智的举动。
尽管美国人极力劝阻丘吉尔,但固执的丘吉尔并未改变主意。见劝不动丘吉尔,美国也不打算出兵与大明王朝死磕。无奈之下,丘吉尔命令蒙哥马利元帅率领十万大军进军希腊,与意大利军队一起防守。蒙哥马利的到来,反而给了大明王朝攻击希腊本土的理由。大明王朝与希腊的战争正式爆发,而这一局势却让土耳其人异常兴奋。希腊人和土耳其本就是世仇,土耳其人将这场战争视为恢复奥斯曼帝国荣耀的绝佳机会,无数土耳其人纷纷参军,投入到对抗希腊人和英国人的战斗中。这对大明王朝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大明王朝军队与土耳其军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大明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精湛的战术,土耳其则依靠熟悉地形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双方协同作战,将英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而意大利军队全程都在打酱油,对英国军队是一点忙都帮不上。最终,英国不仅在战争中遭受重创,还将彻底失去了对希腊的控制。
眼看希腊即将失守,美国人也不得不增兵希腊,救援英国军队,战争进一步升级。丘吉尔进军希腊的行为,给盟军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因为盟军在南欧浪费了太多的精力,结果却因此拖延了诺曼底登陆的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
大明王朝的胜利,使得其势力开始威胁到巴多格里奥政府执政的意大利王国。意大利人开始出现动摇,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尴尬。意大利国王和巴多格里奥政府已经无法取得德国和墨索里尼政府的原谅,想要背叛盟军,又惧怕美国的报复。在左右为难之际,他们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大明王朝。
朱由检面对意大利人的示好,陷入了深思。他本可以借此机会,将大明王朝的势力渗透到亚平宁半岛,进一步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样做会破坏联盟的基础,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经过慎重考虑,朱由检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巴多格里奥政府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跟着盟军在意大利战场苦苦作战,而这却让意大利的老百姓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意大利人在盟军和德意联军之间左右摇摆,本质上是不想卷入战争,企图在战争中投机取巧,谁占据上风就跟随混,以便在战后分享胜利果实。然而,他们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并没有玩明白,最终导致意大利成为了主战场,战争持续不断,意大利民众的伤亡人数甚至不亚于德国。
看到德意两国在意大利与盟军死磕,朱由检决定再次抓住机会。他命令彭泽涛将军带领埃及方面的部队,迅速抢占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利比亚和突尼斯。这些地区当时在盟军的控制之下,朱由检认为,在混乱的战争局势下,谁有能力抢夺,这些地区就归谁。彭泽涛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即整军备战,一场新的领土争夺战即将在北非大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