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广东船商陈会长神色匆匆,脚步急促地迈进了水师行台,一心求见李准。他满脸愁容,那紧锁的眉头仿佛藏着无尽的忧虑。见到李准后,他微微躬身,急切又无奈地说道:“李大人,那些从广东老家出海闯荡南洋的人,有些已经在海外历经数代了。他们在海外辛苦打拼,虽说挣得了些许钱财,可那颗思乡的心呐,就像潮水一样,怎么也压不下去,实在不愿再久居海外了。他们满心渴望着回归广东老家,可无奈老家父母早已离世,有些甚至兄弟姐妹也都不在人世了,故乡已经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回去了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所以,我受他们所托,恳请大人帮忙,看看能不能在广州购置一块土地,让他们修建房屋,好歹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说着,他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期盼,仿佛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准身上。
李准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颇为触动。他赶忙说道:“各位老板,首先,我得衷心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捐纳事例工作的大力支持。如今你们想要归乡建房,谋求发展,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我一定会全力相助。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倘若你们东一处西一处地建房,彼此相隔甚远,那出行可就太不方便了。我琢磨着,你们不妨适当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居民小区,这样一来,大家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也更能营造出家的氛围,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一边说着,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真诚,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陈会长听了李准的话,心中感动不已,眼眶都微微泛红了。他激动地说道:“李大人,能在广州建房落户,我们广大华人已经感激涕零了。如今还能像村寨一样相对聚集在一起,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要寻找合适的地块,我们在广州无亲无故,实在是毫无门路,只能恳请大人援手相助了。”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不难听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李准轻轻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你我相互扶持,这本来就是分内之事,我也应当感谢你们。想当年我在槟城、新加坡、雅加达等地赈捐的时候,要是没有南洋华侨对我父子二人的信任与鼎力支持,我都不敢想象自己的命运会变成什么样。在广州大沙头、二沙头有一大片荒芜之地,大概有上千亩,我们可以把它购置下来,由政府修筑道路,你们募集资金建设房屋,这样就能建成一个华侨村了。” 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华侨村建成后的美好景象,为华侨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家园蓝图。
陈会长听了,却面露难色,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您的提议确实美好,可这其中的困难怕是不少啊。”
李准神色一凛,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说道:“没事,你且说说都有哪些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陈会长有些为难地说道:“首先,这片土地面积这么大,难免会有个别好事者从中作梗,不愿意配合,甚至还会阻挠卖地。再者,这么大量的地块,想必大多是公家所有,这购置手续办理起来恐怕不会容易。” 他一边说着,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满是对这些困难的担忧。
李准微微一笑,显得十分从容淡定,说道:“陈会长,土地购置及相关手续办理的事情,你不必担忧。之前总督张人俊也跟我探讨过南洋华侨回乡养老建房的事情,他对这件事非常支持。这片土地也是他推荐的,他让我先以官方名义逐个把土地买下,进行平整,先把道路修筑好,铺设好供排水设施管道,确保房屋建成后就能马上投入使用。官方再把购地及整理费用分摊到每个地块,你们建几块就支付几块土地的费用。这样一来,你们不用一次性拿出巨额资金购置土地,能减轻不少资金压力,毕竟建房装修、添置家具还需要一大笔开销呢。另外,这样做还可以防止个别地块主人见利眼红,趁机哄抬地价。” 他的解释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陈会长心中的忧虑渐渐消散,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陈会长听后,不禁拍手叫好,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道:“如此甚好,土地权归政府所有,而且已经整理妥当,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按计划进行修建了。只是,这华侨村房屋一旦大规模建成,就会涉及治安防控等诸多公共事务,这些事情可不是我们几个人能承担得起的。”
李准点了点头,说道:“无论是官家还是私家建设的区域,官方都会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治安人员由官方选派,不过,这相关费用嘛……” 他说着,眼神望向陈会长,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陈会长连忙说道:“这治安物业管理相关费用自然由我们自己众筹,毕竟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我们分内之事,理所应当的。”
李准兴奋地一拍大腿,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官家负责联系购买整理土地,筹备治安管理委员会,你们华侨自行筹措资金并按计划图施工,只是一定要前往官府备案存档,可千万不能先斩后奏。”
陈会长满脸欣喜,激动地说道:“太好了,李大人,您和张人俊总督真是我们广大海外华侨的福星恩人啊。等华侨村建成之后,我们一定会在海外各地寺庙为您塑像烧香祈福,祝您及家人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他的脸上洋溢着感激与崇敬之情,对李准充满了无尽的感恩。
李准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塑像之事,我不感兴趣,不过我也无法左右。只要你们有房住、有钱赚、有安全保障,我就心满意足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随后,海外华侨们迅速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募集到了上千万基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华侨村内的房屋一栋接一栋地拔地而起,仿佛雨后春笋一般。
然而,世事无常,谁也没有料到,若干年后,各任总督见这里有利可图,竟然收回了建筑权,然后高价转卖给华侨。这种背信弃义的行径,让广大华侨义愤填膺,多地纷纷举行游行抗议,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愤怒。
那个时候,李准已经卸任官职,成为了一介平民百姓。虽然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华侨们的事情,可此时的他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看着这一切,徒叹奈何。
不过,从那以后,广东、香港、南洋等地都有地方塑起了李准的像,供人朝拜。这足以看出他在民众心中的威望与功绩,他为华侨们所做的一切,大家都铭记在心。
哎,中国老百姓实在是太善良了,对于那些为他们谋福祉的人,总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永远铭记不忘。
李准卸任后无力阻止华侨村的变故,可华侨们依旧铭记他的功绩。那这些塑像能否成为一种精神纽带,让民众团结起来争取权益?未来的华侨村又会有怎样的命运?是在抗议声中迎来转机,还是继续被不合理对待?李准虽已平民之身,他是否还会寻找机会,为曾经帮助过的华侨们再做些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令人不禁为华侨村的未来揪心 。